明浙江鄞县人,字维静,一字九一,号东沙。
受业于族子张邦奇,治程朱学。
嘉靖二年进士。
历官福建、云南、山东、湖广、四川,所至有政绩,终官南京兵部尚书。
五十三岁罢官里居。
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
有《明文范》、《善行录》、《救急良方》、《芝园定集》。
生卒年:1500-1577
明浙江鄞县人,字维静,一字九一,号东沙。
受业于族子张邦奇,治程朱学。
嘉靖二年进士。
历官福建、云南、山东、湖广、四川,所至有政绩,终官南京兵部尚书。
五十三岁罢官里居。
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
有《明文范》、《善行录》、《救急良方》、《芝园定集》。
生卒年:1500-1577
城南闾将军宅同万民望屠国望访杨维仁分韵 江苑莓苔夕,春风玉漏长。 异乡今日会,明月故人觞。 甸树围山郭,溪云带草堂。 来朝与君别,两地莫相忘。 注释: 1. 城南闾将军宅同万民望屠国望访杨维仁分韵:在城南有一处闾将军的住宅,这里也是民众聚集的地方,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共同参与屠国和访杨维仁的诗歌创作活动。 2. 江苑:指的是江边的园林。 3. 莓苔:指覆盖在石头上的青苔。 4. 春风玉漏长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下面逐句解读: 题候涛山和丰大(注:这里可能是“候涛山”或“和丰大”的误写) - 诗句解释:这是题目,可能是作者自题的一首诗。 - 关键词注释: 1. 浩淼疑无地 - “浩淼”表示广阔无边,像海水一样无边无际;“疑无地”则表示仿佛没有立足之地,形容景色之广袤。 2. 何年此落星 - “何年”表示疑问,问为何此地会如此美丽
夏日吟 积雨连昏旦,阴云被日堤。 柴门芳草合,新水绿蒲齐。 野竹藏青鸟,藤萝引碧鸡。 著书经岁月,来往小斋栖。 译文: 连绵的雨一直下到天明,阴暗的阴云遮住了太阳的光辉。 柴门旁,芳草覆盖,新长出的绿蒲整齐地排列着。 野外的竹子里藏着青色的鸟儿,藤蔓上挂着碧色的鸡。 我埋头苦读,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有时在书房和庭院间来回穿梭。 注释: 1. 积雨连昏旦:连续的雨水从早晨一直下到黄昏。
诗句释义 1 朝搴石上英:早晨采摘石头上的白色花瓣。 - “朝”意为早晨,“搴”是采集的意思。 2. 遗子白门亭:将白色的花瓣留给儿子。 - “遗”指留给,“子”指儿子。 3. 作吏知时最:在官场中,最懂得时机的人。 - “吏”即官员。 4. 著书何日宁:何时能完成自己的著作。 - “著”指写作或编撰。 5. 土花云助碧:云彩和土花共同映衬出天空的蓝色。 - “土花”指云彩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词内容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赏析。 “叠石围青壁,澄湖映赤城”,意思是:青山环绕着青壁,碧水倒映着赤城。 “峰回云尽入,洞转日初明”,意思是:山峦的回环处,云雾都聚拢过来;山洞口转之处,太阳刚露出来。 “窈窕丹丘秘,逍遥玉女行”,意思是:这里隐藏着神仙的秘密;神仙在山中逍遥自在地行走。 “山中有真隐,长坐说无生”,意思是
【注释】 春江白云起:春天的江水与白云相接,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俄与凤台连:突然之间,凤凰台上与江水相连。 双燕肘间出:两只燕子从翅膀下飞出来。 百花杯下然:百花盛开的酒杯下着酒。 炊烟多度水:炊烟缭绕,飘过江水。 雉堞已窥天:城墙上的雉堞已经可以望见天空。 清歌谁为传:谁能把优美的歌声传出去。 【赏析】 《凤凰台》是李白在长安时所作,描写了春日里长安城的美丽景色。
迷却桃源路,千章夏木稠。 青峰排汉出,白浪挟云流。 樵唱风前乱,桐花雨后收。 最怜河畔柳,惯系木兰舟。 赏析: 诗人张时彻在《十六至茂屿庄作》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卷。首句“迷却桃源路”意指迷失了通往理想中的桃花源的道路。接下来“千章夏木稠”形容茂盛的树木,如同绿色的海洋,给人以宁静与和谐的感受。诗中还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青峰”比作“排汉出”,将“白浪”比作“挟云流”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全诗四联。第一联“数亩柴桑宅,依然白水涯”,点出诗人的家在柴桑,白水是作者的姓。第二联“云深不碍路,秋老尚馀花”,点明时间地点,写出了秋日山村景色。第三联“翠壁檐端出,青霓树杪斜”,点明诗人居住的房屋,突出了房屋的外观特征。第四联“村中无酒价,客至便教赊”,点明客人的到来,写出了主人的热情好客。 【答案】 ①此诗描写了作者在村中的所见所感
【注释】 1.伊昔盟心久:指从前与顾子有深厚的情谊。伊,发语词。 2.那堪:哪能承受。 3.白云:比喻世事变迁无常。繁作舍:像白云一样纷纷飘去,形容世事变幻无常。 4.黄叶:喻示衰老。 5.齿落:牙齿脱落。先时:提前。 6.芳华:青春的美好时光。复尔违:又失去了它。 7.眷兹:眷恋这里。林际鸟:林中的鸟儿,即山鸟。 8.晨出暮同归:早上出来晚上一起返回,表示相互牵挂。 【赏析】
注释: 何处多芳草,春江日尔思。 何处多芳草,春天的江水你让我想起了她。 高台云出没,双燕雨差池。 高楼上的云雾缭绕不定,燕子在雨中飞来飞去。 水络清溪宅,花飞白石堤。 清澈的溪流环绕着住宅,花儿在白石堤上飘然而落。 长安三月尽,车马至何迟。 长安城的三月结束了,车马却迟迟不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省中雨兴》。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江景色,通过描绘自然景色
柯潜是中国明代的文学家,字孟时,号竹岩。他在文学上有着杰出的成就,尤以诗歌著称,是明朝重要的文人之一。柯潜的生平、作品和成就在明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柯潜出生于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卒于宪宗成化九年(1473年),他的一生经历了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变迁和社会动荡。作为一个文学家,柯潜的文学生涯主要集中在他的青年时期,他10岁时就开始赋诗,表现出极高的文学天赋。他的师从林廷芳
明代诗人徐勃,字惟起,号兴公,别号三山老叟、天竺山人、竹窗病叟等。他出生于福州的鳌峰坊,祖籍荆溪镇徐家村。徐勃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著名的方志学家和藏书家。 他的文学造诣极为广泛,不仅在诗歌方面有极高的成就,还涉猎书画与方志学等多个领域。他的作品以典雅清稳见长,尤其是爱情诗写得非常感人,其中《夜雨寄北》一诗便是代表作之一。此外,他在方志学上的建树也颇为显著,编有《三山徐氏红雨楼书目》
明浙江鄞县人,字维静,一字九一,号东沙。 受业于族子张邦奇,治程朱学。 嘉靖二年进士。 历官福建、云南、山东、湖广、四川,所至有政绩,终官南京兵部尚书。 五十三岁罢官里居。 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 有《明文范》、《善行录》、《救急良方》、《芝园定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