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诗人徐勃,字惟起,号兴公,别号三山老叟、天竺山人、竹窗病叟等。他出生于福州的鳌峰坊,祖籍荆溪镇徐家村。徐勃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著名的方志学家和藏书家。
他的文学造诣极为广泛,不仅在诗歌方面有极高的成就,还涉猎书画与方志学等多个领域。他的作品以典雅清稳见长,尤其是爱情诗写得非常感人,其中《夜雨寄北》一诗便是代表作之一。此外,他在方志学上的建树也颇为显著,编有《三山徐氏红雨楼书目》,与谢肇淛、曹学佺并称闽中文坛“鼎足三家”。
明代诗人徐勃,字惟起,号兴公,别号三山老叟、天竺山人、竹窗病叟等。他出生于福州的鳌峰坊,祖籍荆溪镇徐家村。徐勃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著名的方志学家和藏书家。
他的文学造诣极为广泛,不仅在诗歌方面有极高的成就,还涉猎书画与方志学等多个领域。他的作品以典雅清稳见长,尤其是爱情诗写得非常感人,其中《夜雨寄北》一诗便是代表作之一。此外,他在方志学上的建树也颇为显著,编有《三山徐氏红雨楼书目》,与谢肇淛、曹学佺并称闽中文坛“鼎足三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送康季鹰之秣陵兼寄诸旧游》的原文。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诗句释义: 1. 金陵京阙帝王州 - 金陵即今天的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上有许多帝王居住过,因此被称为“帝王州”。 2. 走马怜君是胜游 - 骑马游览金陵城,欣赏美景,这被视作一种享受。 3. 花底箫声歌妓舫 - 在花丛中听到箫声飘荡,可能是来自歌伎的小船上。 4.
别在杭次韵 频年作客若为情,两度题诗送我行。 暮雨魂消江雁影,西风肠断峡猿声。 穷秋野柝云边驿,午夜清砧水畔城。 从此相过踪迹少,积芳亭上月空明。 注释: 1. 频年作客若为情:意思是说,我频繁地做客异地,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两度题诗送我行:意思是说,我已经两次为你写诗送别了。 3. 暮雨魂消江雁影:意思是说,在傍晚的雨中,我仿佛看到了江上的大雁影子,心中充满了惆怅。 4.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江畔洲前白渺茫,萧萧摵摵斗秋光。”江畔洲前芦花的白色一片渺茫,在秋风中摇曳,与秋天的景色相映成趣。“萧萧”,形容风声,也形容芦花随风摇摆的样子。“斗”,是北斗星,这里指北斗七星。这句诗的意思是:江畔的芦苇荡漾着白色的浪花,在秋风中摇曳,就像北斗星斗一样明亮。 “轻风乱播漫天雪,斜月微添隔岸霜。”轻风飘散着漫天的芦花雪
诗句 - 过闽王审知暮:路过闽王赵审知之墓。 - 八郡封疆一望遥:八郡的疆域,一眼望去十分遥远。 - 秋山松柏冷萧萧:秋天的松树和柏树在冷风中显得凄凉。 - 宫车去国成千古:皇宫中的车子离开国家成为了永恒的历史。 - 剑玺传家历五朝:剑和玺作为家族的象征,历经五个朝代。 - 石马嘶风金碗出:石马在风中嘶鸣,金碗从地下出现。 - 野狐穿冢宝衣销:野狐狸穿过坟墓,宝衣消失。 - 断碑犹识唐年月
这首诗是王维在唐朝时期的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送别商孟和赴试留都的画面。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新柳如丝拂地齐, 送君遥向石城西。 春明草色迷牛首, 秋老槐花上马蹄。 二水烟波移舴艋, 六朝钟磬认招提。 读书借得凭虚阁, 古埭霜寒听晓鸡。 注释与赏析 1. 新柳如丝拂地齐 - “新柳”指春天刚发芽、柔嫩的柳树,“如丝拂地”形容柳枝细长且轻柔地覆盖地面。 2. 送君遥向石城西 -
注释: 1. 竹满檐楹草满除,青山应属野人居。:院子里满是竹子,屋檐下也是绿草,这一定是一个隐居在深山中的人吧。 2. 未春预借看花骑,欲雨先征种树书。:春天还没到来,我就提前借用了看花的马匹;想要下雨之前,我已经开始计划种树了。 3. 石鼎香酣吟懒后,瓦铛茶熟梦回初。:我在石鼎里煮着香喷喷的茶,一边喝一边吟诗,直到酒意上涌,连做梦都在想着那些事情。 4. 半生消受清闲福,一任人嗔礼法疏。
晓渡彭蠡 彭蠡秋高水接天,征帆一片去茫然。 芦飞楚岸千重雪,树拥康山几点烟。 报曙野鸡残月后,失群寒雁晓霜前。 客行不耐风波恶,魂断渔歌到枕边。 注释: 彭蠡:湖名,位于今江西南昌市西南。 秋高水接天:秋天的天空与湖水相接。 征帆一片去茫然:乘船远行,一片茫茫的水路。 芦飞:指芦苇丛生的地方。 楚岸:长江以南的河岸。 康山:指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 报曙:报知天明。 野鸡:一种野禽
【注释】 俞本之:即俞大猷,明朝著名抗倭将领,曾任兵部尚书。游楚:游历楚国。 楚江:长江在湖北境内称楚江。 鹧鸪:鸟名,羽毛有斑,叫声像“行行且止”。黄陵:山名,传说为屈原自沉地。 猿狖(yín):猿猴。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战国时期楚人所著。 挟《离骚经》:手携《离骚》一卷。 【赏析】 此诗写诗人送别友人俞大猷,同去游览楚国的情景。前四句写景,后六句写情,最后以“挟《离骚》”收尾
【注释】 图南:指《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说有一只南方的鸟叫“羽民”,他们乘着翅膀可以飞到南方去。王孙:贵族的后代。移家:迁居。西山:这里借指隐居之地。赋赠:作诗赠送。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告别朋友时,写下了这首诗。全诗通过写朋友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己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点明友人是生长在豪门大族之家,今日却移居到山村之中。次句写友人新居的环境和特点
二月晦日同喻叔虞张绍和郭汝承集商孟和玄旷山房分得岩字 春草芊芊绿未芟,别开芳墅隔尘凡。 小楼斜倚将枯树,绝磴傍通欲断岩。 寒信催花三月近,夕阳流影半峰衔。 携来茗碗堪供客,新启旗枪白绢缄。 注释: 1. 春草芊芊绿未芟:春天的草长得茂盛,绿色还未被修剪(芟)。 2. 别开芳墅隔尘凡:另外开辟了一个别墅,远离了尘世的纷扰。 3. 小楼斜倚将枯树:小楼斜靠在枯树上。 4. 绝磴傍通欲断岩
柯潜是中国明代的文学家,字孟时,号竹岩。他在文学上有着杰出的成就,尤以诗歌著称,是明朝重要的文人之一。柯潜的生平、作品和成就在明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柯潜出生于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卒于宪宗成化九年(1473年),他的一生经历了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变迁和社会动荡。作为一个文学家,柯潜的文学生涯主要集中在他的青年时期,他10岁时就开始赋诗,表现出极高的文学天赋。他的师从林廷芳
朱朴,字彦诚,号诚斋,是明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 - 生卒年份:朱朴生于1339年,卒于1381年。 - 籍贯:原籍海盐(今属浙江),因海患迁居钱塘(今浙江杭州)。 - 字号:字彦诚,号诚斋。 2. 文学成就 - 朱朴的诗集《西邨诗集》由许杞山序而刻之,体现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 - 他在诗歌创作中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个性,其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3.
明代诗人徐勃,字惟起,号兴公,别号三山老叟、天竺山人、竹窗病叟等。他出生于福州的鳌峰坊,祖籍荆溪镇徐家村。徐勃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著名的方志学家和藏书家。 他的文学造诣极为广泛,不仅在诗歌方面有极高的成就,还涉猎书画与方志学等多个领域。他的作品以典雅清稳见长,尤其是爱情诗写得非常感人,其中《夜雨寄北》一诗便是代表作之一。此外,他在方志学上的建树也颇为显著,编有《三山徐氏红雨楼书目》
明浙江鄞县人,字维静,一字九一,号东沙。 受业于族子张邦奇,治程朱学。 嘉靖二年进士。 历官福建、云南、山东、湖广、四川,所至有政绩,终官南京兵部尚书。 五十三岁罢官里居。 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 有《明文范》、《善行录》、《救急良方》、《芝园定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