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满檐楹草满除,青山应属野人居。
未春预借看花骑,欲雨先征种树书。
石鼎香酣吟懒后,瓦铛茶熟梦回初。
半生消受清闲福,一任人嗔礼法疏。

注释:

  1. 竹满檐楹草满除,青山应属野人居。:院子里满是竹子,屋檐下也是绿草,这一定是一个隐居在深山中的人吧。
  2. 未春预借看花骑,欲雨先征种树书。:春天还没到来,我就提前借用了看花的马匹;想要下雨之前,我已经开始计划种树了。
  3. 石鼎香酣吟懒后,瓦铛茶熟梦回初。:我在石鼎里煮着香喷喷的茶,一边喝一边吟诗,直到酒意上涌,连做梦都在想着那些事情。
  4. 半生消受清闲福,一任人嗔礼法疏。:我一生享受着清闲的幸福,任凭别人责骂我不遵守礼仪和法律。
    赏析:
    《闲居》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的生活,通过描绘其日常生活、读书、品茶等情景,反映了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热爱生活的性格特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深深感慨。

首联“竹满檐楹草满除,青山应属野人居”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竹满檐楹、草满除地,象征着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青山应属野人居”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的向往。

颔联“未春预借看花骑,欲雨先征种树书”则描绘了诗人在春天尚未到来时,就已经开始筹划如何度过这个季节的情景。这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入微,也表达了他对四季更替的敏感和关注。

颈联“石鼎香酣吟懒后,瓦铛茶熟梦回初”则描绘了诗人在品茶时的惬意生活。石鼎、瓦铛、茶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品味。

尾联“半生消受清闲福,一任人嗔礼法疏”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认同和自信。他认为自己一生都享受着清闲的幸福,对于他人对他的指责和不理解,他也毫不在意。这种豁达的态度体现了诗人的胸怀和气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