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皋木落水连天,云际孤城望汉川。
隔岸数声湘女瑟,中流千里鄂君船。
鹧鸪夜叫黄陵月,猿狖秋啼赤壁烟。
挟得《离骚经》一卷,行吟长对楚江边。

【注释】

俞本之:即俞大猷,明朝著名抗倭将领,曾任兵部尚书。游楚:游历楚国。

楚江:长江在湖北境内称楚江。

鹧鸪:鸟名,羽毛有斑,叫声像“行行且止”。黄陵:山名,传说为屈原自沉地。

猿狖(yín):猿猴。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战国时期楚人所著。

挟《离骚经》:手携《离骚》一卷。

【赏析】

此诗写诗人送别友人俞大猷,同去游览楚国的情景。前四句写景,后六句写情,最后以“挟《离骚》”收尾,点明送别的缘由。

首联“寒皋木落水连天,云际孤城望汉川”。寒皋木落,水天一色;云际孤城,远望汉水。这两句写出了秋天景色的壮阔和凄凉。

颔联“隔岸数声湘女瑟,中流十里鄂君船”。湘女瑟,指湘女的琴瑟声;鄂君船,指楚王船,这里借指俞大猷所乘船只。这两句写出了俞大猷游楚时的所见所闻。

颈联“鹧鸪夜叫黄陵月,猿狖秋啼赤壁烟”。鹧鸪,一种鸣禽,又名“杜宇”,因相传其声似“行行且止”,故又称“行不得”或“鸱夷子”。黄陵,在今湖南省境内;猿狖,一种哺乳动物,形似猿而小,毛黄色。这两句写出了俞大猷游楚时的所见所闻。

尾联“挟得《离骚经》,行吟长对楚江边”。挟得《离骚经》,指携带着《离骚经》一卷。行吟:边走边唱。长对楚江边,指站在江边久久地吟咏《离骚经》。这两句写出了俞大猷游楚时的感受。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送别好友俞大猷,陪同他游览楚国的壮丽山川。前四句描绘了秋日的景色,后六句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行的感受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也展示了诗人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个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