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英,原名张斗南,宋代诗人
张斗南是宋代诗人。
字唐英,号钓浦,是北宋时期罗源(今属福建)人。他生于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在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中进士,官至兵部郎中。尽管张斗南的仕途颇为顺利,但他在官场上并未有太多建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状况。
唐英,原名张斗南,宋代诗人
张斗南是宋代诗人。
字唐英,号钓浦,是北宋时期罗源(今属福建)人。他生于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在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中进士,官至兵部郎中。尽管张斗南的仕途颇为顺利,但他在官场上并未有太多建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状况。
赢得清宵一枕眠出自《诗一首》,赢得清宵一枕眠的作者是:张斗南。 赢得清宵一枕眠是宋代诗人张斗南的作品,风格是:诗。 赢得清宵一枕眠的释义是:赢得清宵一枕眠:赢得美好的夜晚,得以安享一枕美梦。 赢得清宵一枕眠是宋代诗人张斗南的作品,风格是:诗。 赢得清宵一枕眠的拼音读音是:yíng dé qīng xiāo yī zhěn mián。 赢得清宵一枕眠是《诗一首》的第4句。 赢得清宵一枕眠的上半句是
虽无白日三声喏出自《诗一首》,虽无白日三声喏的作者是:张斗南。 虽无白日三声喏是宋代诗人张斗南的作品,风格是:诗。 虽无白日三声喏的释义是:虽无白日三声喏:虽然没有白天行三拜之礼的隆重。这里的“三声喏”指的是古代行礼时,拜三次,每次拜时说一声“喏”,表示尊敬。 虽无白日三声喏是宋代诗人张斗南的作品,风格是:诗。 虽无白日三声喏的拼音读音是:suī wú bái rì sān shēng nuò。
恰如病马解缰牵出自《诗一首》,恰如病马解缰牵的作者是:张斗南。 恰如病马解缰牵是宋代诗人张斗南的作品,风格是:诗。 恰如病马解缰牵的释义是:恰如病马解缰牵:比喻在困境中突然得到解脱,如同病马解开缰绳一样,得以自由。 恰如病马解缰牵是宋代诗人张斗南的作品,风格是:诗。 恰如病马解缰牵的拼音读音是:qià rú bìng mǎ jiě jiāng qiān。 恰如病马解缰牵是《诗一首》的第2句。
辞得官来性又便出自《诗一首》,辞得官来性又便的作者是:张斗南。 辞得官来性又便是宋代诗人张斗南的作品,风格是:诗。 辞得官来性又便的释义是:辞去官职后,性情更加自在。 辞得官来性又便是宋代诗人张斗南的作品,风格是:诗。 辞得官来性又便的拼音读音是:cí dé guān lái xìng yòu biàn。 辞得官来性又便是《诗一首》的第1句。 辞得官来性又便的下半句是:恰如病马解缰牵。
注释:辞官后性情又恢复,就像病马解了缰绳被牵。虽然不如白日里三声喏,但却能赢得清宵一枕好眠。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辞得官来性又便”表达了诗人辞官后心情愉悦、性格开朗的特点。次句“恰如病马解缰牵”,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辞官后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第三句“虽无白日三声喏”,暗示了诗人在官场中受到的约束和束缚
张斗南是宋代诗人。 字唐英,号钓浦,是北宋时期罗源(今属福建)人。他生于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在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中进士,官至兵部郎中。尽管张斗南的仕途颇为顺利,但他在官场上并未有太多建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状况
张湜是宋代诗人,以其卓越的诗才和深厚的文学造诣在宋诗坛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张湜(1096—1148年),字巨山,出生于湖北襄阳。他的文学之路始于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的科举考试,最终在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被召试,并逐步升迁至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等职。他不仅在官场中有着丰富的经历,还曾任福建路转运判官、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等职务,其政治生涯可谓多姿多彩。然而,由于政治风波和个人原因
宋全州阳朔人,字宗山。 宁宗嘉泰二年进士。 理宗在藩邸时,为讲读官。 及即位,被召,首陈保业、谨微、慎独、持久之说,又陈郡县修武备、厚民生、厉士气,与史弥远议不合,以宝谟阁学士出知信州。 卒谥文肃。 有《澈斋文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