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珵,字纯父(《乾道四明图经》卷一○舒亶《西湖记》)。
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以殿中丞知滑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五)。
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移苏州(明正德《姑苏志》卷三)。
六年,除成都府路转运使,旋改知邠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四)。
八年,知明州,疏浚西湖,积土为十洲(《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一说绍圣中知明州(同上书卷一二)。
有《宣城集》三卷(《宋史·艺文志》),已佚。
今录诗十一首。
生卒年:?-?
刘珵,字纯父(《乾道四明图经》卷一○舒亶《西湖记》)。
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以殿中丞知滑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五)。
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移苏州(明正德《姑苏志》卷三)。
六年,除成都府路转运使,旋改知邠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四)。
八年,知明州,疏浚西湖,积土为十洲(《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一说绍圣中知明州(同上书卷一二)。
有《宣城集》三卷(《宋史·艺文志》),已佚。
今录诗十一首。
生卒年:?-?
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西湖十洲菊花图。首先,“金蕊含香冒雨开”一句通过“金蕊”和“冒雨”两个意象,展现了菊花不畏风雨、傲然挺立的生命力。同时,“含香”也暗示着菊花散发出的芬芳,给人以美的享受。接下来,“清无俗格绝尘埃”中的“清无俗格”可能是指菊花的高雅脱俗,不沾尘埃的特性,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纯洁、高洁品性的赞赏。 诗歌的后两句“休嗟不及东篱下,也有幽人载酒来”却带来了一丝惋惜之情
【注释】 咏西湖十洲烟屿闲伴晓云笼浅濑,半和秋雨幂寒沙。 溶溶泄泄拖轻素,遮尽渔蓑与钓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湖上观景的所见所感:清晨的薄雾笼罩着山间溪流,秋天的细雨笼罩着沙滩;后两句则写湖上景色:湖水荡漾着,像白色的丝线似的飘洒,将渔船、渔夫都覆盖住了。此诗描写了西湖十洲烟屿的自然风光。 首联“闲伴晓云笼浅濑”,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清晨,云雾缭绕,笼罩着溪流
这首诗描绘了芙蓉洲的自然景色和独特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我们来看第一句“翠幄临流结绛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芙蓉洲上的芙蓉花如同绿色的帷幕一般,静静地流淌在溪流之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的“翠幄”形象地描绘了芙蓉花的颜色,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临流”则描绘了芙蓉花生长在水边的情景,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而“结绛囊”则是说芙蓉花如同红色的袋子一样,紧紧地包裹着自己
【注释】 六出:六出雪花。轻盈:轻盈而洁白。剪裁(cái jié):裁剪,裁割;比喻修饰。瑶林玉砌:形容山石像美玉一样晶莹剔透。冰澌(bīng sī):指湖面结冰的薄冰。四面:指四周。寒光合:指雪光映照在水面上,形成一片明亮的光。飞仙:指神话传说中的仙女。 【赏析】 “六出花轻巧剪裁”,六出即雪花,轻细如絮、洁白无瑕、玲珑剔透,如同巧手剪裁出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西湖之雪的纯洁、美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特别是要理解诗歌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这是基础,也是关键。本题要求考生“赏析”“咏西湖十洲松岛”一诗,此诗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诗人以松岛自比,表达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趋炎附势、高洁傲岸、不卑不屈的精神追求,抒发了作者不愿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不趋时媚俗的品格。全诗语言简练自然,意境深远
我们将这首诗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 众乐亭前月满洲 - 注释:满洲指的是湖中的岛屿。 - 赏析:诗人将众乐亭前的月岛比喻为满洲,表达了对月岛的赞美之情。在中秋之夜,月光洒落在月岛上,形成了一片美丽的景色。 第二部分: 雨馀风静正中秋 - 注释:雨后风停,天气晴朗,正是中秋节。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天空中的月亮明亮而清晰,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 第三部分
【注释】 罗汉阁:寺庙名。煎茶:指煮茶。应供:应对,招待。宝炉香:指寺庙里的香炉。散晓烟寒:香烟缭绕的晨雾,给人一种寒意。净几:干净的小桌子。供茶:摆上茶叶待客。绕座看:环绕在座者周围观看。已爱:已经很喜爱了。六花:指茶汤中的六个色点,金缕:形容茶水颜色像金色花纹一样美丽。三啜:三口。翠痕:茶水留下的痕迹。乾:干。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罗汉阁煎茶招待客人的情景。首句“宝炉香散晓烟寒”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晓全诗,在此基础上抓住重点语句来分析。此诗是咏西湖十洲花屿的,“浅深”是颜色深浅,“艳冶”是颜色鲜艳,“一枝枝”是花朵的样子;“带露”是花朵上还挂着露珠,“临风”是花朵迎着微风;“不自持”是说花儿娇嫩,无法自持;“水上红云”是比喻花朵的颜色像天上的彩云,“真缥渺”是形容色彩非常美丽;“多才”指诗人自己
【解析】 此诗为咏西湖十洲柳汀,首句写隋堤柳树之多,次句写折柳人无数,三句写柳条之长。尾句化用前人咏柳的诗句:一任绿随流水,青条拂拂送春归。“闲舞东风拂画桥”以动衬静,衬托出柳丝摇曳生姿的动态美。全诗意境清新,韵味悠远,给人以美感。 【答案】 ①江渡隋堤千万缕,年年折尽最长条——形容隋堤上柳树之多;②谁知烟雨汀洲晚,闲舞东风拂画桥——点出时间在黄昏时分;③闲舞东风拂画桥——以动衬静
【注释】: 翠云摇曳波心起,清影扶疏月际来。——翠云:指西湖的山。摇曳:形容山势的高低起伏。波心:水面中心。扶疏:枝叶繁茂的样子。月际:月光之下。虚心:形容竹枝直立而高耸的姿态。丹凤:古代传说中的祥瑞之鸟。 结实终期丹凤至,虚心聊映小桃开。——丹凤:即凤凰。虚心:形容竹子的高耸挺拔。小桃:小树。 赏析: 此诗是咏西湖十洲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通过对西湖十洲的描绘,表现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自然风光
刘芮,字子驹,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下是对他的介绍: 1. 基本信息 - 生卒年月:刘芮的一生跨越了北宋和南宋时期,具体的出生年份不详,而他的逝世时间是在南宋时期。 - 籍贯:刘芮是东光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东平县人,这一点在历史上有明确的记载。 - 职业经历:刘芮在官场上也有所作为,他曾任刑部员外郎,并且还担任过湖南提刑等职务,最终以刑部员外郎的身份去世。 2. 文学贡献 - 诗词作品
刘珵,字纯父(《乾道四明图经》卷一○舒亶《西湖记》)。 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以殿中丞知滑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五)。 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移苏州(明正德《姑苏志》卷三)。 六年,除成都府路转运使,旋改知邠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四)。 八年,知明州,疏浚西湖,积土为十洲(《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一说绍圣中知明州(同上书卷一二)。 有《宣城集》三卷(《宋史·艺文志》),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