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寿州寿春人,字南夫。
高宗绍兴十二年进士。
以受经于赵敦临,移居明州鄞县,学者称碧溪先生。
孝宗时以宗正少卿为金通问使,正敌国礼,损岁币。
以不辱使命,乾道二年连擢参知政事、右仆射兼枢密使。
时孝宗锐意恢复,杞左右其论。
因郊祀冬雷用汉制灾异策,罢相。
出知平江府,为谏官王希吕劾罢。
后以端明殿学士奉祠告老。
卒谥文节。
生卒年:?-1184
宋寿州寿春人,字南夫。
高宗绍兴十二年进士。
以受经于赵敦临,移居明州鄞县,学者称碧溪先生。
孝宗时以宗正少卿为金通问使,正敌国礼,损岁币。
以不辱使命,乾道二年连擢参知政事、右仆射兼枢密使。
时孝宗锐意恢复,杞左右其论。
因郊祀冬雷用汉制灾异策,罢相。
出知平江府,为谏官王希吕劾罢。
后以端明殿学士奉祠告老。
卒谥文节。
生卒年:?-1184
【注释】: 卜算子 · 夜泛镜湖 1. 一叶鉴中来,两岸青山起。送我红蕖万柄香,疑在蓬壶里。 2. 天地莹无尘,巾袂凉如水。白浪无声月自高,不是人间世。 3. 鉴赏: 卜算子是南宋词人张孝祥的词牌名。这首小令《卜算子·夜泛镜湖》,是作者在一次泛舟镜湖时所作。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泛游镜湖所见景物。“一叶鉴中来,两岸青山起。”词人乘船夜游镜湖,只见水面上漂浮着一叶扁舟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的掌握。 ①“壮年鼓箧上神京”,壮年,指青年时期,指自己;鼓箧,古代的一种书袋,装诗稿等;上,赴;神京,京城,指长安。译文:我年轻时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②"叹息惊人未一鸣",惊,使人惊奇;鸣,发表意见或作品。译文:令人惊叹的是,他到老都没能像其他人一样有所成就,只是感叹一声。 ③ "白发尚堪谈世事,青衫原不坠诗名”,白头,指头发花白,这里指老年。堪,能够;事
诗句释义: 送吴佥判之官濠州:吴佥判即将赴任濠州的官职。 举觞属明月,送君江上舟。王事知有程,翩然不可留:举杯向明月,为我饯行,送你乘舟过江。君王的公事,知道有行程安排,你却无法停留。 濠梁古佳郡,观鱼记庄周:濠梁是古代的一个美丽之地,庄子曾经在这里观鱼。 年来边徼清,桑麻被田畴:近年来边境地区已经太平无事,田野里到处都是桑麻。 有诏蠲民租,拊摸赖郡侯:有诏书免除了百姓的赋税
注释: 1. 虞美人:词牌名。 2. 冰肤玉面孤山裔:形容女子肤色像冰雪一样晶莹洁白,面容像玉石一样温润。 3. 肯到人间世:指不愿意来到人世间。 4. 天然不与百花同:天生的美貌和气质与众不同。 5. 却恨无情轻付与东风:却怨恨无情的春风将我的美貌轻易地送到了人间。 6. 丽谯三弄江梅晓:在清晨的江边梅花盛开时,丽谯楼上传来了悠扬的乐声。 7. 立马溪桥小:站在溪边的小桥上,我骑马等待。 8.
注释: 欲饭野人家见拒甚力:想要吃饭,却被主人坚决拒绝。 山崦筠车转屈蟠:在山间的小路上,车轮被弯曲的树枝绊住。 欲寻野店具盘餐:想找个地方吃顿饱饭。 主人变色行蚕忌,客子包羞坐虱官:主人脸色大变,害怕蚕虫;客人因为羞愧而感到难为情,好像坐在了虱子的头上。 早见此生真寄寓,更知行役是艰难:早上才真正体会到自己像寄居在这里一样生活。更加知道旅途中的艰辛困苦。 逡巡揽袂来旁舍,晓月朦胧春梦残
次韵送汪尚书致政还乡 诸贤投绂孟前期,愧我需章独厚时。勉循礼经聊弭谤,敢贪荣禄计迁资。 归兮陶令惟三径,去矣君严有二宜。处世功勋忘厚飨,人生知止要能知。 注释: - 诸贤投绂孟前期(诸贤): 指的是许多有才能的人。 - 愧我需章独厚时: 我感到惭愧,因为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准备。 - 勉循礼经: 努力遵循礼经的原则。 - 敢贪荣禄计迁资: 不敢贪图荣誉和财富,而是考虑如何提升自己的职位。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1句:“到岩豅寺劝农” 译文:来到岩豅寺,劝农事。 注释:岩豅寺,位于今天的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劝农事,古代的一种官制,官员下乡督促农业生产。 第2句:“王事忽来此,今朝天气新。” 译文:王事突然降临在这里,今天是晴朗的好天气。 注释:王事,皇帝所派的任务或使命。这里指朝廷的差役。忽然,突然。 第3句:“溪山浑是句,樽酒可无人
注释 1. “折桂归来日”:指科举考试成功后返回家乡的那一天。“折桂”,古代科举考试及第,用桂花比喻状元,意味着获得最高荣誉。 2. “西风万里秋”:描述秋风起时,感觉秋天的气息吹遍了万里。 3. “锦衣天上客”:身着华丽衣裳的贵族或高官。 4. “红叶渡头舟”:在秋天,树叶由绿转红,形容风景美丽。渡头,渡口。 5. “把酒难为别”:用酒来表达对朋友的不舍之情,难以用言语表达离别的痛苦。 6.
延庆寺 开山何日事,断碣卧荒榛。 食尽僧行脚,兵来佛舍身。 烧痕侵殿址,租额累山邻。 可是天魔盛,谁能问大钧。 注释: 1. 开山何日事:意为寺庙何时开始兴建或重建。 2. 断碣卧荒榛:指寺庙的石碑因年代久远而被风化、倒塌,躺在荒草之中。 3. 食尽僧行脚:意指僧人在修建寺庙的过程中,耗尽了食物和体力。 4. 兵来佛舍身:指战争爆发时,寺庙成为战场,佛像被毁,僧侣被迫放弃寺庙。 5.
韩瑨,字公表,原名?,字君表,灵井(今河南许昌)人。 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特奏名进士。 除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辟签书渭州军事判官。 历通判保、宿、邓三州,以朝奉大夫致仕。 徽宗宣和三年卒,年五十三。 事见《嵩山文集》卷二○《宋故韩公表墓志铭》。 生卒年
谢尧仁,字梦得,学者称岭庵先生,建宁(今属福建)人。 张孝祥门人,曾为《于湖集》作序(《宋元案补遗》卷四一)。 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宏辞荐于乡。 后徙家南丰市山以终。 有《鹿峰集》、《岭庵集》,已佚。 事见明嘉靖《邵武府志》卷一四,《江西诗徵》卷一六。 今录诗四首。 生卒年:?-
宋寿州寿春人,字南夫。 高宗绍兴十二年进士。 以受经于赵敦临,移居明州鄞县,学者称碧溪先生。 孝宗时以宗正少卿为金通问使,正敌国礼,损岁币。 以不辱使命,乾道二年连擢参知政事、右仆射兼枢密使。 时孝宗锐意恢复,杞左右其论。 因郊祀冬雷用汉制灾异策,罢相。 出知平江府,为谏官王希吕劾罢。 后以端明殿学士奉祠告老。 卒谥文节。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