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正,原名颜颐仲,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188,卒于公元1262
宋漳州龙溪人,字景正。
颜耆仲弟。
以荫补官。
历宁化尉、西安丞,除知西安县,皆有善政。
理宗淳祐三年,以秘阁修撰兼福建提刑,减商税,除盗贼,养孤老,掩骸骼,民甚德之。
累迁吏部尚书,以宝章阁学士提举玉隆万寿宫归。
生卒年:1188-1262
景正,原名颜颐仲,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188,卒于公元1262
宋漳州龙溪人,字景正。
颜耆仲弟。
以荫补官。
历宁化尉、西安丞,除知西安县,皆有善政。
理宗淳祐三年,以秘阁修撰兼福建提刑,减商税,除盗贼,养孤老,掩骸骼,民甚德之。
累迁吏部尚书,以宝章阁学士提举玉隆万寿宫归。
生卒年:1188-1262
庆元府人日乡饮酒礼 王春人日喜阴晴,文物衣冠萃四明。 礼乐几年今一见,主宾百拜酒三行。 人心天理须兴起,士习民风悉变更。 太守自惭才德薄,纲维全赖老先生。 【注释】: 1.人日:农历二月初一,古代称“人日”。 2.文物衣冠:指文人学士的穿戴和仪表。 3.四明:即今宁波,古称明州,为浙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4.纲维:维系,维持。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和碧玉千峰诗》。下面是诗句的解释: 1. 道在穹壤间,如日照万国。 - 道(指道教)存在于广阔的宇宙之间,如同太阳照耀着各国。 2. 淳乾再中天,斯文荷申锡。 - 淳乾(指道家的自然之道)再次处于中心位置,文人受到了恩赐。 3. 惟时朱夫子,一柱擎天力。 - 只有朱夫子(朱权)能够支撑起这个天地间的大力量。 4. 勉斋妙心传,月印寒潭碧。 -
译文: 庭院中梧桐树在秋风中颤抖,落叶如雕般凋零,红色斑斓。行人为何不归家?他只能追随孤独的鸿雁。过去的日子已变得遥远,而如今他的身份如同飘荡的蓬草一般无根。相隔千里的人们各自在天涯,只有关山明月照耀着他们。他的两臂渴望拥有翅膀,能够追随你的左右。 注释: 1. 桐 - 梧桐,这里用作树木的代表,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 2. 庭梧惊秋风,叶叶雕萎红 - 庭院中的梧桐树在秋风中瑟瑟发抖,叶子凋零
注释:柳树逐渐长成了遮阴,万缕垂柳斜插地面。无腰柔弱,在春天里弄出韶光。庭院中只有我一个人,春色无人欣赏,雨声中柳絮飞舞着飞落一地。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诗作。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柳枝的茂盛和柳花的轻盈,后两句则描绘了无人欣赏的春色和柳絮的飘落。整首诗以柳树为中心,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春日美景的热爱和珍惜
宋漳州龙溪人,字景正。 颜耆仲弟。 以荫补官。 历宁化尉、西安丞,除知西安县,皆有善政。 理宗淳祐三年,以秘阁修撰兼福建提刑,减商税,除盗贼,养孤老,掩骸骼,民甚德之。 累迁吏部尚书,以宝章阁学士提举玉隆万寿宫归。 生卒年
罗仲舒,南宋时期的一位官员、学者,字宗之,人称罗江先生,出生于浙江慈溪。下面将详细介绍宋代诗人:罗仲舒的相关情况: 1. 基本信息 - 生平背景:罗仲舒于1156年生,于1229年逝世,享年53岁。他的一生跨越了南宋的多个重要时期,从青年时期的科举成功到成为官员,再到晚年的政治活动和文学创作。他的生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政治氛围。 - 教育经历:罗仲舒自幼勤奋好学,少年时性情恬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