璱人,原名龚薯人,清代诗人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庵。江苏琼山(今扬州)人。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

他出身仕宦家庭,青少年时就表现出超群的才华。后来考中进士,在京担任翰林院编修等职,但因不满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政治地位受到排挤而弃官返乡。龚自珍一生倡导民主与科学,并对批判封建礼教、揭露清朝腐败以及提倡维新变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努力。

著有《定庵文集》、《瓶史书录》等,作品大多表达了作者的政治观和社会责任感,代表作有以“不哀”为题的诗《己亥杂诗》,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龚自珍还创作了许多歌颂清朝名士的作品,《宫词二首(其一)》、《秋兴赋》以及《湘绮楼金石刻录序》等作品对乾隆时期的文化繁荣给予了高度评价。

龚自珍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主张尽管因当时社会现实而未得到实际的效果,但在中国近代史上仍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生前及死后,他写的许多诗歌流传千古,被视为中国古代文人中不可多得的历史名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