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守正
【注释】 挽潘奕隽联:这是为潘奕隽写的挽联,潘奕隽曾中状元。 九十年鲁殿巍然:指孔子的庙在山东曲阜,是春秋时期的鲁国,故孔庙又称“鲁殿”。 曾同世父春闱:指的是潘奕隽的父亲潘世勋曾经参加会试,考中了第一名,也就是状元。 先公秋赋:指的是潘奕隽的父亲潘世勋在秋天的时候写了一篇《秋赋》。 甲乙榜鼎科籍甚:意思是说潘奕隽的家族在科举考试中成绩卓著,名震天下。 己重沐桂林燕赍
【注释】: 挽陶澍联:这是一副对联,上联“节署久宣劳,公尔忘私,尽瘁遽闻歌薤露”是赞誉陶公(陶澍)的功绩与贡献;下联“草庐留赐翰,赏延于世,印心好为嗣芸香”则表达了对其子孙的期望。 【赏析】: 这副对联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赞扬了陶澍的政绩和人格,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陶澍后代的美好祝愿。 上联中,“节署久宣劳,公尔忘私,尽瘁遽闻歌薤露”(节署:指官府或朝廷;宣劳:宣扬功劳;公尔忘私:指公而忘私
注释: 1. 节制两河,德水廿年瞻福曜:这里指的是吴璥在两河地区进行管理,德水是指德泽如水,寓意他的德行像水一样滋润万物。 2. 耆英七帙,恩纶初吉贲中枢:耆英是老成的人,七帙是指七年的任期,恩纶是恩典,初吉是指开始吉祥,贲是指装饰,中枢是指朝廷。这句话的意思是,吴璥作为老年的官员,已经担任了七年的职务,现在得到了皇帝的恩典,开始进入朝廷。 赏析: 这首诗是对吴璥的赞美之词
【注释】 二分月下:指农历八月十五。真耆宿:真有老成阅历的人。 六十年前:唐高宗咸亨二年(671),武后封禅泰山,令百官上表称贺,当时任监察御史的李峤,在《上尊号议》中提出:“今四海宁一,百揆时序,宜升中岳。”武后采纳了这一建议,并让李峤撰写祝文,因此“茂才”是李峤的别号。 【赏析】 此诗为作者对好友程赞清的赠诗。前句“二分月下”,写景,用典,意谓友人程赞清有老成阅历。第二句“六十年前”
【注释】 报君恩:指做官报效君主。 探花:科举制中殿试录取的第三名,即状元。 吴中:今江苏苏州一带,当时属于江南东路,又称江东。 汉上:今湖北汉口、汉阳一带,当时属江北路,又称西江。 分袂(biè):离别。 题襟:书信。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首句“廿载”与次句“卅年”,一为年数之长,一为岁月之远,相映成趣。“日下”、“江南”、“汉上”,分别指京城、吴地、汉中三地,点出送别地点。“秉节”
节制两河,德水廿年瞻福曜; 耆英七帙,恩纶初吉贲中枢。
二分月下真耆宿;六十年前旧茂才。
九十年鲁殿巍然,记曾同世父春闱,先公秋赋; 甲乙榜鼎科籍甚,己重沐桂林燕赍,杏苑恩荣。
廿载报君恩,真不负日下探花,江南秉节; 卅年敦友谊,最难忘吴中分袂,汉上题襟。
龚守正是清代的诗人。以下是关于龚守正的介绍: 1. 人物生平 - 基本信息:龚守正,字象曾,号季思,浙江仁和人。他是清朝乾、嘉时期学术大师段玉裁的女婿,文学家龚自珍的叔父。嘉庆七年(1801年)与陶澍同科进士,历任光禄寺卿、湖北学政,侍郎、礼部尚书。 - 仕途经历:龚守正一生在官场上历经多次升迁和调动。他曾历任光禄寺卿、湖北学政、侍郎以及礼部尚书等职。这些职务不仅让他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