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豪,原名黄标,清代诗人
清广东潮州人,字殿豪。
由行伍拔补千总。
嘉庆间以缉捕功,累擢至广东左翼镇总兵。
善泅水,又能测风雨。
著《测天赋》及《海疆理道图》,对东南水道浅深险易之处,了如指掌。
后坐攻海盗师久无功夺职留任。
未几卒,年六十二。
生卒年:?-?
殿豪,原名黄标,清代诗人
清广东潮州人,字殿豪。
由行伍拔补千总。
嘉庆间以缉捕功,累擢至广东左翼镇总兵。
善泅水,又能测风雨。
著《测天赋》及《海疆理道图》,对东南水道浅深险易之处,了如指掌。
后坐攻海盗师久无功夺职留任。
未几卒,年六十二。
生卒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泛灵隐寺》。 全诗如下: 密云低垂覆四天,平湖水满春放船。 青帘白舫荡波出,千缕万缕杨柳烟。 柳畔朱楼耸翠碧,飘渺直踞松云巅。 主人欲住不可住,郭巾谢屐纷后先。 我欲括衣寻箬笠,拍手笑杀苏子瞻。 风淅淅,溜悬悬,绣栌绮栋凌飞仙。 为君蹑足探雨窟,雨中花屿千枝然。 云漠漠,水涟涟,我昔画舫听雨眠。 猪红熊白泛春酿,此景不再几十年。 会当更趁迎梅雨,解尽杖头沽酒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其逐句的解释: 帆落秋溪水,人登夕照山。 古亭穿竹径,胜地入松湾。 石润云犹湿,花深鸟自闲。 老僧知好客,煮茗未容还。 译文: 帆影落在秋日的溪水中,人们登上夕阳映照的山。古亭穿行在竹林小径上,美景如同进入松树环抱的港湾。石头润泽而云气尚湿,花儿深处鸟儿自在悠闲。老和尚懂得待客之道,泡茶还未等客人回来就已端出。 注释: - 帆落秋溪水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过铁佛寺怀古 为探幽意过西郭,古寺曾闻此地偏。 黄叶路深埋断碣,黑云兵尽散荒烟。 当年淮右雄藩镇,今日吴宫拱墓田。 凭眺不堪惆怅处,半林疏影石坛边。 注释: 1. 为探幽意过西郭:为了探寻隐秘的意思,走过西边的城墙。 2. 古寺曾闻此地偏:曾经听说过这座古寺位于这片地方。 3. 黄叶路深埋断碣:落叶覆盖了道路,使得曾经的断碣(墓碑)变得难以辨认。 4. 黑云兵尽散荒烟
【注】《送许巢余礼耕游摄山》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一首送别诗,全诗四句。 闻道先生买桂舟,片帆风发水西洲。 金绳世界千华晚,玉镜山川万叶秋。 好句遍题王粲笔,清樽群奉谢公游。 遥知烟月空蒙夜,人在虬龙最上头。 译文:听说先生准备乘船去桂林了,只看见一条小小的帆船在江面上驶向远方的水西洲。金色的绳索连接着整个世界,秋天的景色如此美丽,仿佛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片华美之中;清澈明亮的水面倒映着美丽的山川
金山乐闲上人山房即事 似泛蓬壶万顷平,凌虚画阁接层楹。 双炉石乳壶中液,一榻江流枕上声。 留座自惭无玉带,设飧多谢剥金橙。 与公应有三生约,他日云山是主盟。 注释: - 似泛蓬壶万顷平:像在飘浮着的蓬壶(传说中的仙宫)一样,广阔的天地宛如平地,无边无际。 - 凌虚画阁接层楹:凌空的画阁连接着层层的楼阁。 - 双炉石乳壶中液:两个炉子中的石乳酒如同水银般流淌在壶中。 - 一榻江流枕上声
【注】重过:再次经过;长干里:地名,今南京长江路一带。 【赏析】这是一首感怀之作,作者通过描写秋日的景物来表达自己对过去岁月的感受和思考。首二句写景兼抒情,表达了诗人因岁月流逝而产生的哀愁之情。接下来三句,诗人描绘了一幅江边寻觅旧游之地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过去的追忆和怀念。最后一句,诗人感慨万千,表达了他对时光荏苒、世事变迁的感慨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令人回味无穷
黄赞钧,字石衡,又字石崚、参两,号立三居士、海鹤楼主人。 台北大龙峒人,诗人黄水沛三兄。 曾受业宿儒黄觉民、周铿鸣、黄谦光等人,十五岁至宜兰参加童子试,名列第七。 日治后,曾执教于大龙峒公学校,明治四十一年(1908)任《台湾日日新报》汉文记者。 黄氏热心宗教活动,于儒教推广尤积极,曾于大龙峒建「树人书院」文昌祠,并修筑大龙峒孔庙之梓星门、黉门、泮宫、泮池和万仞宫墙等。
清代诗人道贤,字放眉,号寄庵,是清朝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道贤的一生虽然不多见详细记载,但他的诗作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以下内容将介绍其生平及其诗词作品: 1. 个人背景 - 基本信息:道贤,字放眉,号寄庵,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人,本姓苏。他生于清初,活跃于清代中叶,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诗人。 - 职业与生活:道贤的职业身份不详,但可以推测他的生活颇为优渥。作为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