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赞钧,字石衡,又字石崚、参两,号立三居士、海鹤楼主人。
台北大龙峒人,诗人黄水沛三兄。
曾受业宿儒黄觉民、周铿鸣、黄谦光等人,十五岁至宜兰参加童子试,名列第七。
日治后,曾执教于大龙峒公学校,明治四十一年(1908)任《台湾日日新报》汉文记者。
黄氏热心宗教活动,于儒教推广尤积极,曾于大龙峒建「树人书院」文昌祠,并修筑大龙峒孔庙之梓星门、黉门、泮宫、泮池和万仞宫墙等。
昭和八年至十一年(1933~1936)发行以劝善为主的刊物《感应录》;昭和十四年(1939)三月,扩充为以儒教为主的《崇圣道德报》,至昭和二十年(1945)一月止,共发行七十一期。
后又刊印《人海回澜》。
黄氏一生以推展文教、改善社会风气为己任,曾参加「瀛社」、「猗兰吟社」诗会活动,著有《海鹤楼诗钞》上下卷、《大同要素》。
〖参考连晓青〈黄赞钧其人其事其诗〉,《台北文物》三卷一期,1954年5月;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
〗以下据半线文教基金会所藏之《海鹤楼诗钞》上卷,及《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教育会杂志》、《台湾诗报》、《诗报》、《崇圣道德报》、《东宁击钵吟集》、《瀛海诗集》、《南瀛诗选》等报刊诗集辑录编校。
(翁圣峰撰)
生卒年:1874-1952
黄赞钧
查阅内容
我们来分析题目中给出的诗句。 1. 我昔初学咏 - “我”指作者自己,“初学咏”指的是刚开始学习作诗。 2. 常读古人吟 - “常”表示经常、常常,意味着作者经常阅读古人的诗歌。 3. 李杜重盛唐 - 李杜是李白和杜甫的并称,盛唐是指唐朝的一个时期,以开元、天宝年间为代表。这里表明李白和杜甫的作品在盛唐时期非常重要。 4. 奥妙而艰深 - “奥妙”是指深邃、精妙的意思,“艰深”则表示深奥难懂
谒彰化孔子庙 巍峨宫殿古时容,百代犹存学者宗。 礼乐春秋循旧典,藻蘋笾豆荐新供。 丹青剥落尊严在,碑石模糊尘土封。 惆怅庭前泮池水,绿阴空长昔年松。 宫阙秋深向晚开,我来庭外几徘徊。 虫侵梁栋馀蚀迹,鸦集泮林罢培材。 鼓钟犹见衣冠盛,金碧何堪风雨摧。 闻说集裘良不易,驱车欲去首重回。 注释: 巍峨宫殿古时容,百代犹存学者宗。 巍峨的宫殿曾经是古代学者们的聚集地
局蹐乾坤我亦怜,林泉何地可留连。 抟鹏已负三十里,跨鹤还愁十万钱。 傀儡人间心事狭,帆樯天外梦魂牵。 无端教爽临歧约,悔作辕驹又几年。 译文: 在狭小的空间中感到压抑和怜悯,心中渴望逃离这束缚的大地,去往那自然的林泉之地寻找片刻的宁静。 我已经背负了沉重的责任和期望,如同一只飞翔的大鹏,已经飞行了三十里。面对未来的路途,我还担心花费大量的资金才能实现梦想。 身处尘世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宫阙崔巍拔地高,殿堂钟磬日嗷嘈。 【注释】“宫阙”指宫殿,“崔巍”意为高大雄伟,“拔地高”形容建筑之高耸入云;“殿堂”即宫殿中的大殿,“钟磬”指古代乐器,这里比喻为响亮的钟声和磬声。“日嗷嘈”描述太阳照耀下的声音喧嚣。 译文:宏伟的宫殿屹立在高高的山峰之上,阳光下宫殿里传来响亮的钟声和磬声。 2. 篆烟昼永飘香霭,山雨宵深响怒涛。 【注释】“篆烟”指烟雾缭绕的样子
红毛井 荷人凿井得甘泉,一勺清湛闹市边。 遗址不随桑海变,怒蛙水浅哭窥天。 注释: - 荷人:这里指荷塘边的人们。 - 凿井得甘泉:通过挖掘井来得到甜美的泉水。 - 一勺清湛:形容泉水清澈见底。 - 闹市边:热闹的市场旁边。 - 遗址不随桑海变:即使城市变化万千,但井址的遗址仍然保持不变。 - 桑海:这里比喻世事变迁。 - 怒蛙水浅哭窥天:形容青蛙因为水位较低而发出悲伤的声音,好像在向天空哭泣。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海中景象的诗作,通过对海中的七鲲、月光、浪花和巨鲸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第一句“照海渔灯闪闪明”描绘了渔灯在海面上的反射,形成一片闪烁的光芒。这一句中,关键词“渔灯”指的是渔民用来照明的工具,而“闪闪烁烁”则形容了渔灯的光芒在海面上的反射效果。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第二句“七鲲宵静月痕清”则是对夜晚的描写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春天的描写和对汉家皇恩的赞美。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1. 春寒已交春半又寒风,料峭奚堪冬日同。 - 译文: 春天已经过了一半,又开始了寒冷的春风。料峭(形容天气寒冷)的风怎么能与冬天的风相比? - 注释: “春寒已交”指的是春天已经过了一半,“料峭”形容天气很冷。 2. 相约看花惊袖薄,有怀饮酒炽炉红。 - 译文: 和朋友约定去看花开,看到美丽的花儿让人感到惊讶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秋季的某个时候登上剑潭山的情景。以下是对每句诗的解释和赏析: 1. 翠岫登临踏落晖,迎人古树晚依依。 - 诗句解释:站在翠绿的山峰上,观赏着夕阳西下时的美丽景色。远处的古树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美丽。 -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作者在秋天的某个时刻,站在山顶欣赏着美丽的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2. 天炎不觉秋将尽,风静转疑云懒飞。 - 诗句解释:虽然天气炎热
鹿耳门 骑鲸人渺霸图空,鹿耳潮高旭日红。 谁遣蛟龙终困此,惊涛怒吼海门风。 注释: 1. 骑鲸人渺霸图空:骑着鲸鱼的人已经消失在广阔的天地之间,霸图(雄心壮志)也随之化为虚无。 2. 鹿耳潮高旭日红:鹿耳山的潮水在早晨时分显得格外高亢,旭日(初升的太阳)染红了整个天空。 3. 谁遣蛟龙终困此:是谁派遣了蛟龙(指强大的敌人)最终被困在此地? 4. 惊涛怒吼海门风:惊涛骇浪在呼啸
谒台北圣庙 严肃参新殿,敬恭礼素王。 春秋隆俎豆,家国系纲常。 宏壮三台冠,经营五载忙。 成功犹一篑,翼赞望诸方。 注释: 1. 肃穆地参加新殿的祭典,恭敬地行礼于素王。 2. 在春和秋时举行丰盛的祭祀仪式,家国的命运与纲常相联。 3. 宏伟壮丽地装饰着三台之冠,经过五年的辛勤努力。 4. 成功就像是堆积土筐一样,需要一点点的积累。 5. 希望给予更多的支持帮助。 赏析:
相关推荐
涂逢震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字惊百,号石溪,出生于江西南昌的大银台村。他在乾隆四年中进士,并授官至工部侍郎。以下是对涂逢震的详细介绍: 1. 生平:涂逢震在清朝初期即已崭露头角,其诗才和文才得到了当时文人的认可。蒋太史在其墓志铭中称赞他“生有异禀,内行纯密,通达政体,曲尽人情”,这显示出他在文学和政治方面的才能。 2. 著作:他的诗集《涂石溪诗集》和文集《涂石溪文集》等作品
黄赞钧,字石衡,又字石崚、参两,号立三居士、海鹤楼主人。 台北大龙峒人,诗人黄水沛三兄。 曾受业宿儒黄觉民、周铿鸣、黄谦光等人,十五岁至宜兰参加童子试,名列第七。 日治后,曾执教于大龙峒公学校,明治四十一年(1908)任《台湾日日新报》汉文记者。 黄氏热心宗教活动,于儒教推广尤积极,曾于大龙峒建「树人书院」文昌祠,并修筑大龙峒孔庙之梓星门、黉门、泮宫、泮池和万仞宫墙等。
清广东潮州人,字殿豪。 由行伍拔补千总。 嘉庆间以缉捕功,累擢至广东左翼镇总兵。 善泅水,又能测风雨。 著《测天赋》及《海疆理道图》,对东南水道浅深险易之处,了如指掌。 后坐攻海盗师久无功夺职留任。 未几卒,年六十二。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