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乐闲上人山房即事

似泛蓬壶万顷平,凌虚画阁接层楹。
双炉石乳壶中液,一榻江流枕上声。
留座自惭无玉带,设飧多谢剥金橙。
与公应有三生约,他日云山是主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山乐闲上人山房即事》是一首清代的文学作品,由诗人黄标创作,其内容主要描绘了作者在金山乐闲上人山房即景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以下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以及文化价值:

  1. 作者简介
  • 黄标的生平:黄标,字殿豪,为清代广东潮州人,有行伍背景,曾以缉捕功累擢至广东左翼镇总兵。
  • 诗歌创作时间:据传此诗作于清康熙年间。
  1. 诗歌原文解读
  • 景物描写:“似泛蓬壶万顷平,凌虚画阁接层楹。”描绘了一幅辽阔的山水画面,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凌虚画阁与层楹相连接,增添了一份神秘与雅致。
  • 情感表达:“留座自惭无玉带,设飧多谢剥金橙。”反映了作者对于物质享受的淡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留座时感到惭愧因为缺少象征地位的玉带,而设宴时则感谢主人的好意,并回赠珍贵的水果。
  1. 文学技巧分析
  • 意象运用:黄标在诗中巧妙地利用“双炉石乳”与“一榻江流”等意象,形成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禅意与诗意。
  • 韵律和谐:该诗采用了传统的七言绝句形式,语言优美,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体现了黄标高超的诗歌造诣。
  1. 文化价值体现
  • 哲学思考: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诗人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体验,还隐含了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特征。
  • 历史见证:作为清代的作品,《金山乐闲上人山房即事》记录了当时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状况,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金山乐闲上人山房即事》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关注,也因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文化价值而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哲学思考,还能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