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长千里有感

两经霜露动深哀,况听秋声木末来。
江上重寻鸥鹭侣,雨中复上凤凰台。
千家古里连青陌,六代遗宫长碧苔。
此日登临多感处,百年怀抱一时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过长千里有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政治形势的独特见解。下面将具体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李商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深情并茂的诗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苦难,同时也展示了他的个人才华和深邃的思想。

  2. 诗句解析:诗中的“两经霜露动深哀,况听秋声木末来”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霜露让景色显得更加凄凉,秋天的声音也增添了一份悲凉。而“江上重寻鸥鹭侣,雨中复上凤凰台”则展现了诗人在风雨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3. 创作背景:《重过长千里有感》的创作背景较为复杂,涉及到唐朝的政治动荡和宦官专权的问题。此诗可能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所创作的。

《重过长千里有感》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政治现状和人民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唐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