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崇礼是清代的诗人,字溪叔,生于明宁国府泾县,是一位能诗文、善书画的文人。
赵崇礼不仅以诗文闻名,其书法艺术同样卓有成就。他的行书跋董其昌书画合璧卷,尺寸为26.3x58.2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证明了他在书法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在文学上,他熟读五经四书,并擅长写诗,曾凭借三篇文章和一首诗考取举人功名。后人对他的中举诗《赋得杨柳读书堂》记忆犹新,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能力。
赵崇礼是清代的诗人,字溪叔,生于明宁国府泾县,是一位能诗文、善书画的文人。
赵崇礼不仅以诗文闻名,其书法艺术同样卓有成就。他的行书跋董其昌书画合璧卷,尺寸为26.3x58.2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证明了他在书法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在文学上,他熟读五经四书,并擅长写诗,曾凭借三篇文章和一首诗考取举人功名。后人对他的中举诗《赋得杨柳读书堂》记忆犹新,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能力。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考生在作答时,首先要读懂全诗大意,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 ①首联写去郭已远,今人不易寻找,表达了作者对故园的怀念之情。 ②颔联以“高林”和“秋雨”为意象,写秋日高林初叶落尽,秋雨连绵不断,营造了一幅深秋景色图。 ③颈联写自己年老体衰,愧对丰收的稻谷;独自抚琴,抒发内心孤独之感。 ④尾联写杜鹃声未停歇,自己又怎能忍受这层阴沉沉的天气?表达了对秋天的眷恋之情
赵崇礼是清代的诗人,字溪叔,生于明宁国府泾县,是一位能诗文、善书画的文人。 赵崇礼不仅以诗文闻名,其书法艺术同样卓有成就。他的行书跋董其昌书画合璧卷,尺寸为26.3x58.2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证明了他在书法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在文学上,他熟读五经四书,并擅长写诗,曾凭借三篇文章和一首诗考取举人功名。后人对他的中举诗《赋得杨柳读书堂》记忆犹新
赵崡,字季通,号砚田。清朝文学家、诗人,与同时代的顾太清相称“山谷”和“小谷”,共称为“中生门”。他师事袁枚,并受其影响颇深。 在诗文创作方面,赵皛深受经世致用之学的影响。“不为文章求名利,只愿天下多善人”的理想指导他的诗歌写作。代表作有《咏雨》、《游子吟》等,风格清朗自然而情意深远。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诗教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遗憾的是,由于年代所限和文人的历史记载有限
赵崇礼是清代的诗人,字溪叔,生于明宁国府泾县,是一位能诗文、善书画的文人。 赵崇礼不仅以诗文闻名,其书法艺术同样卓有成就。他的行书跋董其昌书画合璧卷,尺寸为26.3x58.2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证明了他在书法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在文学上,他熟读五经四书,并擅长写诗,曾凭借三篇文章和一首诗考取举人功名。后人对他的中举诗《赋得杨柳读书堂》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