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郭曾无远,今人不易寻。
高林初叶坠,秋雨一帘深。
老态惭香稻,孤怀傍素琴。
杜鹃声未歇,何可听层阴。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考生在作答时,首先要读懂全诗大意,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
①首联写去郭已远,今人不易寻找,表达了作者对故园的怀念之情。
②颔联以“高林”和“秋雨”为意象,写秋日高林初叶落尽,秋雨连绵不断,营造了一幅深秋景色图。
③颈联写自己年老体衰,愧对丰收的稻谷;独自抚琴,抒发内心孤独之感。
④尾联写杜鹃声未停歇,自己又怎能忍受这层阴沉沉的天气?表达了对秋天的眷恋之情。
【答案】
新秋
(其一)
去郭曾无远,今人不易寻。(首联)
去郭:离开城郭,即远离故乡。
曾无远:没有多远。
易:容易
寻:寻找。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译文:
离开城郭已经没有多远,现在的人不容易寻找。
高林:高大茂密成林。
初叶坠:树叶刚刚落下。
秋雨一帘深:一层层秋雨下得很深。表达诗人对故园的怀念之情。
赏析:“去郭曾无远,今人不易寻”,开篇两句点出离别之久,故人已不可寻觅,突出了时间之长、距离之遥。一个“曾”字,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也写出了空间的距离遥远。“易”字,既写出了时间的推移,更表现了空间的距离扩大,暗示着故园之景渐行渐远。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将时空的距离感凸显出来,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译文:
高树林木初落叶飘零,秋雨纷纷笼罩天地间。
老态惭愧不能与丰年稻谷争高下,孤怀难耐只有抚弄那素琴。
杜鹃啼叫声未停歇,又何需再聆听那层厚阴霾?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秋末时节,于异地他乡所写。首联写去郭已远,今人不易寻找,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颔联中“初叶”一词写出了时间之久,“一帘”一词写出了空间之广,表现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颈联中“惭香稻”一词写出了自己对丰收年景的遗憾之情。尾联中“何可”一词写出了自己对秋意浓时的无奈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