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拟苍松耐岁寒,忽闻雕陨两眉攒。
毗陵分袂思高谊,建业同舟忆旧欢。
魂魄定应箕尾托,仪容只好画图看。
如君仁厚修文早,不是知音亦楚酸。

这首诗是诗人与萧石芗的唱和之作。萧石芗,字石芗,江苏毗陵(今江苏常州)人。元末避乱居南京,以吟诗卖画为生。其诗多写山水田园,尤喜歌咏松树。

原韵和琴川萧石芗先生

满拟苍松耐岁寒,忽闻雕陨两眉攒。

毗陵分袂思高谊,建业同舟忆旧欢。

魂魄定应箕尾托,仪容只好画图看。

如君仁厚修文早,不是知音亦楚酸。

【注释】

(1)苍松耐岁寒:指坚韧不屈的松树,能经受严寒的考验。

(2)雕陨两眉攒:指雕鹗坠落,使双眉聚攒。雕鹗,指猛禽雕和鹗,这里代指萧石芗(“鹗”通“易”,意为飞鸟)。

(3)毗陵分袂:分别时依依不舍。毗陵,古县名,即毗陵郡(今江苏常州)。

(4)建业同舟:指当年与萧石芗在建康(今南京市)共事,一起度过了一段时光。

(5)箕、尾二宿:星宿名。《晋书·天文志》说:“箕星为簸箕,主簸扬;参星为车盖,主管运载;东井星主水衡,主管国家财政。”后因以箕星、尾星喻帝王之德。

(6)仪容:仪态容貌。

(7)楚酸:即楚国酸味,比喻辛酸苦味。

赏析:

《元史》本传称萧石芗“有逸才,工诗,善草隶,尤善画松,世号萧松”。萧石芗曾作《题王晋卿所画松》,诗云:“一树寒森百丈长,玉龙盘曲势凌翔。根盘铁岳须三寸,节劲霜风欲万方。”(《清远堂诗集》)此诗第一联就赞萧石芗的松树,言其坚韧不屈,能经受严冬的考验。第二联则从别后的怀念说起。首句“分袂思高谊”中的“分袂”即分手,意谓分别时依依不舍。“高谊”指深厚的交情。次句“同舟忆旧欢”中的“同舟”即同船,意谓当年与萧石芗在建康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旧欢”指过去的欢乐之情。颔联两句,前句承上“高谊”,谓自己离别后思念萧石芗的深厚友谊。后句承上“同舟”句,谓自己离别后想起过去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颈联两句,前句承上“旧欢”,谓自己离别后怀念萧石芗的高尚品德。后句承上“同舟”,谓自己离别后想起过去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尾联两句,前句承上“旧欢”,谓自己离别后怀念萧石芗的高尚品德。后句承上“高谊”,谓自己离别后想念萧石芗。

全诗以对偶为主,中间两联又用互文手法,将“分袂”、“同舟”、“旧欢”、“高谊”等词反复出现并连用,使诗句更加凝炼,也更富于韵味。诗中还运用了典故,如“雕陨”出自《诗经·小雅·鹤鸣》篇“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用以形容萧石芗之死;“箕尾”则出自《史记·天官书》,用以比况皇帝的德行;“楚酸”则指屈原的《哀郢》。这些典故的使用都使全诗显得更为典雅。

诗中还有诸多佳句,如“满拟苍松耐岁寒”、“魂魄定应箕尾托”、“仪容只好画图看”等,都形象地描绘出萧石湾的人格魅力。而“如君仁厚修文早,不是知音亦楚酸”更是赞美萧石湾人品的高洁。整首诗既有赞美之情,又有感伤之意,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萧石湾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逝世的无限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