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须菩提!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译文:
再者,须菩提啊! 每一个修行人于法中,都应当无所挂碍、无所执着地行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就是不执著在物质的形相上;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则是不受境界所束缚,在各种感官接触和感知上的布施。
须菩提啊!菩萨应如是布施,即应当无所挂碍地行布施。为什么呢?如果一个修行人不执著于布施的相貌形态,那么其福德就无法计算得出来。
须菩提啊!你意下如何?东方虚空可思量吗?
“不可。”
“世尊!”
须菩提啊!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吗?
“不可。”
“世尊!”
须菩提啊!菩萨无住相布施,其福德也是不可思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