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方圆的城池,七里宽广的护城河,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会有得到好时机的人了,然而不能取胜的是因为没有好的时机啊!城墙不是不高峻啊,护城河不是不深广啊,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啊,粮食也不是不多啊,离开它而去,这是地利不如人和啊。所以说:使百姓居住的疆域,并不是用封国疆界来限制;巩固国家的力量,并不是依靠山川险要;震慑天下人心,并不是凭借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能够得到民众的支持,不实行仁政的人反而会失去民众的支持。没有得到支持就到亲戚朋友那里去讨好,那就会被亲人抛弃;得到了民众的大力支持,那么天下的人都愿意顺从他。用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