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译文:韩非子 · 喻老 · 扁鹊见蔡桓公 作者简介:
韩非(约前280年—前233年),韩国人,战国末期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理论家,是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主张法治,提倡改革,反对空谈仁义,“以法治国”,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修四时,不在一民”。著有《韩非子》。
扁鹊(约前480年—前375年),战国时期名医,相传为春秋时期的虢人。他善于用针灸、砭石等方法治疗疾病,并且擅长望色诊病,是当时著名的医生之一。
【注释】
- 扁鹊:古代传说中的著名医生。
- 蔡桓公:即蔡国的君主(约公元前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