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 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 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译文:佛说四十二章经 · 第三十四章 · 处中得道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

释义:

“沙门”指和尚。“迦叶佛”,即释迦牟尼佛。“遗教经”,是佛陀的最后遗书。这首诗中的“四十二章经”是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和《维摩诘经》,这两部经典在佛教中非常重要,因为它们被认为是佛陀所讲的内容。

其声悲紧,思悔欲退。

释义:

“悲紧”,形容声音悲伤而急促。“思悔”,想后悔。佛说:你过去在家时曾做什么职业?答曰:爱弹琴。佛问:弦缓如何?答曰:不鸣矣(指没有声音)。佛又问:弦急如何?答曰:声绝矣(指声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