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吴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
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
大荒东南隅有,名皮母地丘。
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踆其上,张其两耳。
有小人国,名靖人。
有神,人面兽身,名曰犂。
有潏山,杨水出焉。
有蒍国,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虚,日月所出。
有中容之国。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豹、虎、熊、罴。
有东口之山。有君子之国,其人衣冠带剑。
有司幽之国。帝俊生晏龙,晏龙生司幽,司幽生思土,不妻;思女,不夫。食黍,食兽,是使四鸟。
有大阿之山者。
大荒中有山,名曰明星,日月所出。
有白民之国。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豹、虎、熊、罴。
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
有柔仆民,是维嬴土之国。
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囗食,使四鸟。
有夏州之国。有盖余之国。
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天吴。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于天、东极、离瞀,日月所出。名曰折丹--东方曰折,来风曰俊--处东极以出入风。
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䝞。黄帝生禺䝞,禺䝞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䝞处东海,是惟海神。
有招摇山,融水出焉。有国曰玄股,黍食,使四鸟。
有困民国,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帝舜生戏,戏生摇民。
海内有两人,名曰女丑。女丑有大蟹。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载于乌。
有神,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比尸。
有五采之鸟,相乡弃沙。惟帝俊下友。帝下两坛,采鸟是司。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猗天苏山,日月所生。
有壎民之国。有綦山。又有摇山。有䰝山,又有门户山,又有盛山。又有待山。有五采之鸟。
东荒之中,有山名曰壑明俊疾,日月所出。有中容之国。
东北海中,又有三青马、三骓、甘华。爱有遗玉、三青鸟、三骓、视肉、甘华、甘柤。百谷所在。
有女和月母之国。有人名曰䳃--北方曰䳃,来之风曰【犭炎】--是处东极隅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
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海经 · 大荒东经(山海经 海外四经之一)
诗
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
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豹、虎、熊、罴。
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
有柔仆民,是维嬴土之国。
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囗食,使四鸟。
有夏州之国。有盖余之国。
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天吴。
译文
帝俊是众神之帝,他生下了帝鸿;帝鸿又生了白民,白民姓销。他们吃黍米,饲养了四种鸟类:豹、虎、熊和罴。在青丘有一个国家,那里有狐狸,九条尾巴。柔仆国是嬴土之地,居民们以赢石为姓氏。黑齿国是帝俊所生,姜姓,其国民以植物为食,能驱使四种鸟类。夏州国有一个国度,盖余国就是其中之一。神人拥有八个面孔和人一样的头,身体似虎且有十条尾巴,名字叫做天吴。
注释
- 帝俊: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神,众神之首。
- 帝鸿:帝俊之子,与白民一起被创造出来。
- 白民: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帝俊的后代。
- 青丘:神话传说中的地方,多有狐仙居住。
- 柔仆民:嬴土之地的居民,以赢石为姓氏。
- 黑齿:姜姓国家的子民,以植物为食物并会驯服四禽。
- 夏州国:位于中国的东部地区,有盖余国的邻国。
- 盖余国:位于中国的东部地区,属于夏州国的一部分。
- 神人:具有八个面孔和人头的神秘生物,通常被认为是天神或半神的存在。
- 天吴:神话中的神祇,拥有八首人面和虎身十尾的形象。
赏析
《山海经》作为一部上古时期的地理书,记录了很多关于自然现象和奇异生物的知识。“大荒东经”描述了东海之外的各种奇特地貌和国家。《大荒东经》主要记录了东方的诸多神奇之处,包括一些具体的国家如大人国、小人国等。此外,书中还提到了诸如神人和天吴这样的神异人物,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自然和宇宙秩序的理解与敬畏。通过对《山海经》的深入阅读,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