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时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地狱处,分身地藏菩萨,俱来集在忉利天宫。以如来神力故,各以方面,与诸得解脱从业道出者,亦各有千万亿那由他数,共持香华,来供养佛。
彼诸同来等辈,皆因地藏菩萨教化,永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众等,久远劫来,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暂无休息。以地藏菩萨广大慈悲,深誓愿故,各获果证。既至忉利,心怀踊跃,瞻仰如来,目不暂舍。
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诸分身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吾于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十有一二,尚恶习在。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辈众生,各各差别,分身度脱。
或现男子身、或现女人身、或现天龙身、或现神鬼身、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悉皆度脱。或现天帝身、或现梵王身、或现转轮王身、或现居士身、或现国王身、或现宰辅身、或现官属身、或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乃至声闻、罗汉、辟支佛、菩萨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独现其前。
汝观吾累劫勤苦,度脱如是等难化刚强罪苦众生。其有未调伏者,随业报应。若堕恶趣,受大苦时,汝当忆念吾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已来众生,悉使解脱,永离诸苦,遇佛授记。
尔时,诸世界分身地藏菩萨,共复一形,涕泪哀恋,白其佛言:我从久远劫来,蒙佛接引,使获不可思议神力,具大智慧。我所分身,遍满百千万亿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一身度百千万亿人,令归敬三宝,永离生死,至涅槃乐。但于佛法中所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或毫发许,我渐度脱,使获大利。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
如是三白佛言: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
尔时,佛赞地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远劫来,发弘誓愿,广度将毕,即证菩提。
诗句
地藏经·分身集会品第二:百千万亿不可思议的世界,地狱中所有分身的地藏菩萨都来集于忉利天宫。因如来神力,他们各自展现不同方面,对已得解脱并从事道者也各有千万亿等数量,共同持献香华,来供养佛。
译文
在无边无尽的世界中,有数不清的分身地藏菩萨齐聚在忉利天的宫殿中。他们凭借如来的神力,展示各自的特色,为那些已经获得解脱并致力于修行的人贡献无数珍宝。
释义与注释
- 地藏经·分身集会品第二:”尔时”指的是那时,“百千万亿”表示极其众多,无法计数,“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指极尽复杂和浩瀚,形容宇宙或空间之广大无垠。“地狱处”指的是各种形式的苦难之地,“分身”意味着以不同的形态存在。“皆来集”是指所有的分身都在集合。
赏析
此诗表达了佛教中的一种境界——即通过修行和悟道,达到一种超越现实,触及更高层次的境界。地藏菩萨的形象被赋予无限的可能性,象征着慈悲与智慧的结合。诗中提到的地狱众生,通过地藏菩萨的引导和教化,最终能够转危为安,实现内心的平和与解脱。
这首诗强调了佛法的力量及其对于众生的救赎作用,同时也体现了佛教中的因果报应和轮回观念。通过这种表达方式,诗人希望读者能体会到佛教教义的深远意蕴,并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心灵的宁静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