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译文:

孔子说:“坚定地相信并且爱好学习,坚守死地也要追求善道。不进危邦,不居乱邦。国家有道德则出来做官,没道德就隐退。国家有德行,即使贫穷低贱也感到羞耻;国家无德行,即使富有尊贵也感到耻辱。”

注释:

  1. 笃信好学(du dǔn xiǎo xué):坚定地信仰并且喜好学习。
  2. 守死善道(shǒu sǐ shàn dào):坚守至死也不放弃善道。
  3. 危邦不入(wēi bāng bù rù):国家处于危险中时不进入。
  4. 乱邦不居(luàn bāng bù jū):国家混乱时不居住。
  5. 天下有道则见(tiān xià yǒu dào zé jiàn):国家有德行时就出来做官。
  6. 无道则隐(wú dào zé yǐn):没有德行时就隐退。
  7.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bāng yǒu dào,pín jū qiě jiàn yā ní ,chǐ yě):国家有德行时,即使贫穷低贱也感到羞耻。
  8. 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bāng wú dào,fù jiǔ qiě guì yān,chǐ yě):国家无德行时,即使富有尊贵也感到耻辱。
    赏析:
    这首诗是《论语》中的一篇,主要讲述了孔子关于道德修养和人生态度的观点。孔子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认为只有坚定地信仰并热爱学习,才能坚守至死而不放弃善道。在国家处于危险、混乱等不利情况下,他主张人们应该避免进入这样的环境,以免受到不良影响。当国家有德行时,即使是贫穷低贱,也会感到羞耻;而当国家无德行时,即使富有尊贵,也会感到耻辱。这些观点都体现了孔子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