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谠(dǎng),字正甫,生卒年不详。
北宋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武宁军节度使王全斌的五代孙,武胜军节度观察留后王凯的孙子,凤翔府都监王彭之子。
宰相吕大防之婿。
宋徽宗崇宁、大观(公元1102年-公元1110年)年间人,曾入苏轼门下,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任国子监丞,官至少府监丞,著有《唐语林》八卷。
生卒年:?-?
王谠(dǎng),字正甫,生卒年不详。
北宋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武宁军节度使王全斌的五代孙,武胜军节度观察留后王凯的孙子,凤翔府都监王彭之子。
宰相吕大防之婿。
宋徽宗崇宁、大观(公元1102年-公元1110年)年间人,曾入苏轼门下,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任国子监丞,官至少府监丞,著有《唐语林》八卷。
生卒年:?-?
【注释】 1. 乐工:古代专事音乐的人。程:人名。 2. 善弹琵琶,为第一:擅长弹奏琵琶,技艺超群。 3. 变易新声:即创造新的音调。 4. 得幸于武宗,恃恩自恣:得到皇帝武宗的宠爱,依仗皇上的恩宠任意妄为。 5. 宣宗初亦召供奉:宣宗即位之初也召请他作供奉。 6. 审上晓音律:精通皇上所熟悉的音律。 7. 尤自刻苦:尤其自己刻苦努力。 8. 倚嫔御歌:指让嫔妃们演唱。 9. 必为奇巧声动上
王谠(dǎng),字正甫,生卒年不详。 北宋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武宁军节度使王全斌的五代孙,武胜军节度观察留后王凯的孙子,凤翔府都监王彭之子。 宰相吕大防之婿。 宋徽宗崇宁、大观(公元1102年-公元1110年)年间人,曾入苏轼门下,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任国子监丞,官至少府监丞,著有《唐语林》八卷。 生卒年:?-
王穉(zhì)登,字伯谷,号松坛道士,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明朝后期文学家、诗人、书法家。 王穉登少有才名,长益骏发,名满吴会。 嘉靖年间,两度游学京师,客大学士袁炜家。 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与陆弼,魏学礼等召修国史。 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卒,年七十七。 著有《吴社编》、《弈史》、《吴郡丹青志》。 擅长书法,善书法,行、草、篆、隶皆精,名作《黄浦夜泊》存世。 生卒年
南北朝时期诗人刘遵,字孝陵,是南朝梁时期的著名文人。他的文学成就主要集中在诗歌创作上,尽管他的作品在历史上留下了一定的印记,但与同一时代其他诗人相比,他的成就和影响显得较为有限。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刘遵: 1. 生平背景:刘遵是刘孺的弟弟,他的生平事迹主要记载于历史文献中。据《梁东宫四部目录》记载,刘遵曾担任过著作郎、太子舍人等职务,这些官职都显示出他在南朝梁朝的重要地位。 2.
王谠(dǎng),字正甫,生卒年不详。 北宋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武宁军节度使王全斌的五代孙,武胜军节度观察留后王凯的孙子,凤翔府都监王彭之子。 宰相吕大防之婿。 宋徽宗崇宁、大观(公元1102年-公元1110年)年间人,曾入苏轼门下,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任国子监丞,官至少府监丞,著有《唐语林》八卷。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