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人者与。失人者崩。
诗句原文:
得人者与,失人者崩。
译文注释:
《史记》引用逸诗:“得人者与,失人者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得到人们的拥护和支持就会兴旺发达,失去人们的拥护和支持就会败亡。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古代政治理念中的一个核心观点,即领导者或国家的命运和稳定与否,取决于其能否获得人民的支持。在古代社会中,人民是国家的基石,是统治者合法性的根本所在。当统治者能够赢得民心,得到人民的拥护时,社会便会充满活力,经济发展,国家也就能保持稳定。反之,一旦统治者失去了人心,国家便会走向衰败,甚至崩溃。这种理念强调了民众力量的重要性,以及领导者必须以德治民、以法治国的基本法则。
在古代中国,这样的理念尤为突出。历史上许多成功的政治家都深知这一点,如唐太宗李世民就是通过推行“贞观之治”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爱戴。他的治理理念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发展民生,赢得了广泛的民心基础。而唐玄宗后期的安史之乱中,由于政治腐败和军事无能,失去了人民的支持,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衰败。
《史记》中的这句逸诗不仅是一种历史记录,更是一种智慧的传承。它告诉我们,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必须关注人民的利益和需求,通过合理的政策和有效的管理来实现社会的繁荣和发展。这种观念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仍然具有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