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练丝。在所染之。
《后汉书》引逸诗
皎皎练丝,在所染之
【译文】
洁白的丝线,被染色而变得明亮纯净。
【赏析】
这首诗以“皎皎练丝”为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丝线的质地和状态。”皎皎”二字用来形容丝线的光泽洁白,如同月光般明亮无瑕;”练丝”则指这种丝线经过反复洗涤,变得更加柔软细腻。
诗人笔锋一转,引出了对这纯洁之丝的进一步处理——”在所染之”。这里的“所染”意味着丝线将被用于何种用途或被赋予何种意义。通过这个动作,诗人表达了对丝线纯洁性的珍视及其可能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暗示着这种纯洁不仅是物理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一种净化与提升。
诗中并未直接表达情感或哲理,而是通过对自然物象的描绘来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思考。读者可以在欣赏诗的语言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试图传达的一种对生活、对世界的态度和看法。这种含蓄而深远的思考方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特色。
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更在思想和哲学层面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它让我们反思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何能够超越其表面,达到更深层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