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年四十二,鲁昭公卒于干侯,定公立。定公立五年,夏,季平子卒,桓子嗣立。季桓子穿井得土缶,中若羊,问仲尼云“得狗”。仲尼曰:“以丘所闻,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夔、罔阆,水之怪龙、罔象,土之怪坟羊。”
吴伐越,堕会稽,得骨节专车。吴使使问仲尼:“骨何者最大?”仲尼曰:“禹致群神于会稽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节专车,此为大矣。”吴客曰:“谁为神?”仲尼曰:“山川之神足以纲纪天下,其守为神,社稷为公侯,皆属于王者。”客曰:“防风何守?”仲尼曰:“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为厘姓。在虞、夏、商为汪罔,于周为长翟,今谓之大人。”客曰:“人长几何?”仲尼曰:“僬侥氏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之,数之极也。”于是吴客曰:“善哉圣人!”
诗句
孔子年四十二,鲁昭公卒于干侯,定公立。定公立五年,夏,季平子卒,桓子嗣立。季桓子穿井得土缶,中若羊,问仲尼云“得狗”。仲尼曰:“以丘所闻,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夔、罔阆,水之怪龙、罔象,土之怪坟羊。”
译文
孔子四十二岁,鲁昭公在干侯逝世,由定公继位。定公即位五年后,夏季,季平子去世,他的侄子桓子继位。桓子挖井时挖到一只土缶,里面有只羊,他问孔子这是什么动物。孔子说:“根据我听说的,这是一只羊。但我听说木石之怪有夔和罔阆,水之怪有龙和罔象,土之怪有坟羊。”
注释
- 孔子年四十二:孔子的年龄是四十二岁。
- 鲁昭公卒于干侯:鲁昭公在干侯去世。
- 定公立五年:定公即位后第五年。
- 季平子卒:季平子去世。
- 桓子嗣立:桓子继承季平子的职位并即位。
- 季桓子穿井得土缶:季桓子挖井时挖到了一个土缶。
- 中若羊:土缶里像羊一样。
- 问仲尼云“得狗”:向孔子询问这个土缶是什么动物。
- 仲尼曰”羊也“:孔子解释说这是一只羊。
- 丘闻之:孔子自己听说。
- 木石之怪夔、罔阆:木石之怪指的是夔和罔阆。
- 水之怪龙、罔象:水之怪指的是龙和罔象。
- 土之怪坟羊:土之怪指的是坟羊。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春秋时代的一次考古事件,通过孔子与季桓子的对话,展现了对不同自然现象的解释和讨论。其中涉及了多种神话传说中的生物,包括传说中的夔、罔阆、龙、罔象、坟羊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或怪物。通过对这些生物的描述,展示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和解释。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和学问的重视以及对神秘事物的探索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