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河惟豫州。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荥、波既猪,道荷泽,被盟猪,厥土惟壤,下土坟垆。田中上,赋错上中。贡漆、枲、絺、纻、棐纤纩,锡贡磬错。浮于洛,入于河。

华阳,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艺,沱、灊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厥土青黎。田下上,赋下中三错。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织皮。西顷因桓是俫,浮于灊,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

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漆、沮既从,酆水逌同。荆、岐既旅,终南、惇物,至于鸟鼠,原隰厎绩,至于猪野。三危既宅,三苗丕叙。厥土黄壤。田上上,赋中下。贡球、琳、琅玕。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织皮昆仑、析支、渠叟,西戎即叙。

道汧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大岳;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倍尾。道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崏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

“荆、河惟豫州,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荥、波既猪,道荷泽,被盟猪,厥土惟壤,下土坟垆。田中上,赋错上中。贡漆、枲、絺、纻、棐纤纩,锡贡磬错。”——出自《汉书·志·地理志上》中的诗句及其译文

从地理位置来看,这首诗的开头部分描述了黄河以南的豫州地区。这里的“荆、河”指代的是古代的豫州,而“豫州”在古代中国地理划分中属于九州之一。这个区域的南边是著名的荆山,北边则是黄河。这里不仅地势险峻,而且资源丰富,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

诗中提到了河流的汇入:“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这四条河流最终汇入黄河,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荥、波既猪”则描绘了这些河流带来的肥沃土壤和适宜的水环境。“道荷泽,被盟猪”进一步描述了河流周边的自然环境,荷泽是指湖泊或沼泽地带,盟猪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动物或植被,这些自然景观与河流共同构成了豫州独特的生态系统。

诗歌转入对土地的描述:“厥土惟壤,下土坟垆”。这里指出了该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即壤土和坟垆(一种富含矿物质的土壤)。这种土壤非常适合农业生产,为当地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和其他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同时,诗人还提到了“田中上,赋错上中”,说明当地的田地分布比较均匀,且产量较高。

关于贡品的列举,“贡漆、枲、絺、纻、棐纤纩,锡贡磬错”表明了豫州向中央政府提供的贡品种类多样,包括漆、麻、丝织品等。这不仅展示了豫州农业的发达,也反映了当时手工业和纺织业的兴盛。其中提到的“磬错”是一种珍贵的玉石,这表明当地的玉石资源也相当丰富。

这首诗通过描述地理特征、自然资源、农业生产以及贡品等方面,展现了豫州地区的繁荣景象。它不仅是对古代豫州自然和经济条件的直观反映,也是对后世研究中国古代地理和文化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中国的地理知识和经济情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