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与中书仆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结为党友,诸附倚者皆得宠位。民歌之曰:“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累累,绶若若邪!”言其兼官据势也。
显见左将军冯奉世父子为公卿著名,女又为昭仪在内,显心欲附之,荐言昭仪兄谒者逡修敕宜侍帷幄。天子召见,欲以为侍中,逡请间言事。上闻逡言显颛权,天子大怒,罢逡归郎官。其后御史大夫缺,群臣皆举逡兄大鸿胪野王行能第一,天子以问显,显曰:“九卿无出野王者。然野王亲昭仪兄,臣恐后世必以陛下度越众贤,私后宫亲以为三公。”上曰:“善,吾不见是。”乃下诏嘉美野王,废而不用,语在《野王传》。
显内自知擅权事柄在掌握,恐天子一旦纳用左右耳目,有以间己,乃时归诚,取一信以为验。显尝使至诸官有所征发,显先自白,恐后漏尽宫门闭,请使诏吏开门。上许之。显故投夜还,称诏开门入。后果有上书告显颛命矫诏开宫门,天子闻之,笑以其书示显。显因泣曰:“陛下过私小臣,属任以事,群下无不嫉妒欲陷害臣者,事类如此非一,唯独明主知之。愚臣微贱,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臣愿归枢机职,受后宫扫除之役,死无所恨,唯陛下哀怜财幸,以此全活小臣。”天子以为然而怜之,数劳勉显,加厚赏赐,赏赐及赂遗訾一万万。
解析《汉书·佞幸传》的诗句、译文及赏析
诗句翻译与赏析
- 关键词:牢梁,五鹿充宗,民歌,印何累累,绶若若邪
- 诗句翻译:
- 牢梁和五鹿充宗结成党友,其他依附他们的人都被宠信。
- 民众唱着歌说:“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累累,绶若若邪!”表示他们兼官据势。
- 赏析:《汉书·佞幸传》中通过百姓的歌谣反映了一些官员之间的勾结现象及其对普通百姓生活的负面影响。这种描述展示了汉代官场的腐败和权力的集中,同时也揭示了人民对于这种现象的不满和批判。
诗句释义
- 关键词:显
- 诗句释义:“显”在这句中指的是西汉时期的一位高官,具体身份不详,但因其行为被记载于《汉书》中,被称为“佞幸”。
- 赏析:此句可能出自《汉书·佞幸传》,用以形容某人由于谄媚皇帝而获得宠信的情况。这里的“显”可能是指某位因特殊手段得宠的宦官或大臣。
诗句释义
- 关键词:左将军冯奉世父子
- 诗句释义:指的是汉朝时期的两位将领——左将军冯奉世及其子,这两位在史书中有明确记载,以军事才能和正直著称,并非因谄媚而闻名。
- 赏析:此处的“冯奉世父子”被用作对比,强调了那些因政治手段而非军功获得高位的人物的不足和讽刺。
诗句释义
- 关键词:女
- 诗句释义:这里的“女”很可能指的是冯奉世的女儿,即昭仪。昭仪通常指皇帝的妃子或公主,这里特指因为美貌而受到皇帝宠爱的女性。
- 赏析:昭仪作为宫廷中的一员,本应以其才德获得恩宠,然而在这里,她的美色成为了她得到宠爱的原因,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地位的一种扭曲认识。
诗句释义
- 关键词:谒者
- 诗句释义:谒者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传达皇帝的命令或参与朝会礼仪,属于朝廷官员。
- 赏析:在此句中,谒者描述了其职责范围,表明其在朝廷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重要性。
诗句释义
- 关键词:谒者逡修敕宜侍帷幄
- 诗句释义:指的是谒者逡脩被推荐为皇帝的侍从,并受命处理宫中事务。谒者在汉代宫廷中具有重要的角色,常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与执行。
- 赏析:这一情节展现了谒者逡脩的政治地位和能力,也反映了当时宫廷内部的权力结构。
诗句释义
- 关键词:上闻逡言显颛权
- 诗句释义:意味着皇帝听说了谒者逡脩的言论,认为谒者逡脩在朝廷中掌握了过多的权力。
- 赏析:这句话揭示了谒者逡脩的政治影响力,以及他/她如何能够影响皇帝的决策。
诗句释义
- 关键词:天子大怒
- 诗句释义:指的是皇帝对谒者逡脩的行为感到愤怒。
- 赏析:这一情感表达了皇帝对谒者擅权的强烈不满和权威的挑战。
诗句释义
- 关键词:罢逡归郎官
- 诗句释义:谒者逡脩被罢免回任郎官。
- 赏析:这一结局显示了谒者逡脩的政治生涯经历了波折,从被推荐至侍从到最终被解除职务。
总结
本文通过对《汉书·佞幸传》中相关诗句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汉代官场中的一些现象,特别是佞幸现象及其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通过分析“牢梁”、“五鹿充宗”、“显”,以及“左将军冯奉世父子”等人物的行为和背景,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于官员品行和政治操守的不同看法。同时,也反映了普通民众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和批评,以及对清廉官员的推崇。此外,文中通过解读具体的典故和故事,如谒者逡脩的例子,进一步阐释了当时政治斗争和社会矛盾的复杂性。整体而言,《汉书·佞幸传》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第一手资料,也为我们理解汉代的政治文化和社会风貌提供了重要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