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长为侍中,奉两宫使,亲密。红阳侯立独不得为大司马辅政,立自疑为长毁谮,常怨毒长。上知之。及长当就国也,立嗣子融从长请车骑,长以珍宝因融重遗立,立因为长言。于是天子疑焉,下有司案验。史捕融,立令融自杀以灭口。上愈疑其有大奸,遂逮长系洛阳诏狱穷治。长具服戏侮长定宫,谋立左皇后,罪至大逆,死狱中。妻子当坐者徙合浦,母若归故郡。红阳侯立就国。将军、卿、大夫、郡守坐长免罢者数十人。莽遂代根为大司马。久之,还长母及子酺于长安。后酺有罪,莽复杀之,徙其家属归故郡。
始,长以外亲亲近,其爱幸不及富平侯张放。放常与上卧起,俱为微行出入。
董贤字圣卿,云阳人也。父恭,为御史,任贤为太子舍人。哀帝立,贤随太子官为郎。二岁余,贤传漏在殿下,为人美丽自喜,哀帝望见,说其仪貌,识而问之,曰:“是舍人董贤邪?”因引上与语,拜为黄门郎,由是始幸。问及其父为云中侯,即日征为霸陵令,迁光禄大夫。贤宠爱日甚,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旬月间赏赐累巨万,贵震朝廷。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其恩爱至此。贤亦性柔和便辟,善为媚以自固。每赐洗沐,不肯出,常留中视医药。上以贤难归,诏令贤妻得通引籍殿中,止贤庐,若吏妻子居官寺舍。又召贤女弟以为昭仪,位次皇后,更名其舍为椒风,以配椒房云。昭仪及贤与妻旦夕上下,并侍左右。赏赐昭仪及贤妻亦各千万数。迁贤父为少府,赐爵关内侯,食邑,复徙为卫尉。又以贤妻父为将作大匠,弟为执金吾。诏将作大匠为贤起大第北阙下,重殿洞门,木土之功穷极技巧,柱槛衣以绨锦。下至贤家僮仆皆受上赐,及武库禁兵,上方珍宝。其选物上弟尽在董氏,而乘舆所服乃其副也。及至东园秘器,珠襦玉柙,豫以赐贤,无不备具。又令将作为贤起冢茔义陵旁,内为便房,刚柏题凑,外为徼道,周垣数里,门阙罘罳甚盛。
诗句鉴赏
《汉书》中对佞幸之臣的描述及评价
- 引子
- 概述:汉代政治历史背景与佞幸现象
- 引出主题:探讨汉哀帝时期宠臣董贤及其影响力
- 正文
- 描述董贤外貌、性格与行为特点
- 叙述董贤在朝中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变迁
- 分析董贤如何利用皇帝宠爱获得巨大财富与权力
- 赏析
- 分析董贤如何通过谄媚手段巩固自身地位
- 讨论董贤影响下的朝廷政治氛围
- 引用史料与文献,佐证董贤行为对汉朝的影响
- 结语
- 总结董贤作为佞幸之臣的历史作用
- 反思君主专制下个人魅力对政治的影响
- 提出对现代领导者在权力运用上的启示
- 延伸讨论
- 比较古今政治中佞幸现象的共性与差异
- 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防止权力滥用与腐败滋生
- 提出政策建议以减少官场中的不正当竞争与腐败行为
- 参考资料
- 列出文中引用的书籍与文献来源
- 提供相关历史资料与研究论文供读者参考
- 注明资料来源,确保信息准确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