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览》作梨芦)
味辛寒。
主蛊毒,咳逆,泄利,肠澼,头疡,疥搔,恶创,杀诸蛊毒,去死肌。一名葱苒。生山谷。
《吴普》曰:藜芦,一名葱葵,一名丰芦,一名蕙葵(《御览》引云,一名山葱,一名公苒),神农雷公辛有毒(《御览》引云:玄黄帝有毒),岐伯咸有毒,李氏太寒,大毒,扁鹊苦有毒,大寒,叶根小相连(《御览》引云:二月采根)。
《名医》曰:一名葱菼,一名山葱,生太山,三月采根,阴干。
案《广雅》云:藜芦,葱(上艹下左日右冉)也。《范子计然》云:藜芦出河东,黄白者善。《尔雅》云:茖,山葱,疑非此。

诗:神农本草经·下品·草部·藜芦,味辛寒。主蛊毒,咳逆,泄利,肠澼,头疡,疥搔,恶创,杀诸蛊毒,去死肌

译文:
神农本草经·下品·草部·藜芦,其味甘而微苦,性寒。具有驱除虫毒、咳嗽、气逆、泄痢、腹泻、肠道疾病、头部疮疡、疥癣、伤口感染以及杀死各种寄生虫的作用。此外,它还有助于去除坏死的肌肤。

注释:① 藜芦,又名葱苒、丰芦、蕙葵等,在《御览》中被记载为梨芦。它是一种生于山谷的植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赏析:
藜芦作为一种中药材,在中医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神农本草经》描述,藜芦味辛而微苦,性寒,主要功效包括驱除虫毒、治疗多种疾病如咳嗽、气逆等。它对于治疗由虫毒引起的病症尤为有效,能够迅速缓解症状。同时,藜芦还具有消炎、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适用于治疗各种炎症和创伤。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藜芦中的化学成分可能对其药效产生了影响。例如,藜芦含有一种名为“藜芦醚”的化合物,这种成分具有抗炎和抗微生物作用,可以作为抗菌剂用于皮肤疾病和伤口的治疗。

藜芦不仅用于中药,也被广泛应用于民间疗法。在一些传统医学文献中,人们使用藜芦的提取物来治疗皮肤病、关节炎和其他相关疾病。然而,由于其强烈的副作用,如胃肠不适和中毒反应,使用时应格外小心并遵循正确的剂量和方法。

藜芦作为中医药学中的一员,其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的应用历史悠久且疗效显著。然而,在使用任何药材时,了解其特性和潜在风险至关重要,以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