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寒热瘰疬创。生田野。
《吴普》曰:鼠李,一名牛李(《御览》)。
《名医》曰:一名牛李,一名鼠梓,一名啤,采无时。
案《说文》云:楰,鼠梓木。《尔雅》云楰,鼠梓。郭璞云:楸属也,今江东有虎梓。《毛诗》云:北山有楰.《传》云楰,鼠梓,据《名医》名鼠梓,未知是此否。《唐本》注云:一名赵李,一名皂李,一名乌槎。
鼠李,又名牛李、鼠梓、啤子等,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常见的植物。其学名为Rhamnus utilis Decne.,属于鼠李科植物。鼠李不仅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植物,还具有观赏价值。以下是对《神农本草经》中的“鼠李”相关内容的逐句解读:
- 原文与译文:
- 原文:“神农本草经·下品·木部·鼠李,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
- 译文:“(鼠李)是《神农本草经》下品木部的一员。该植物主要分布于田野,主寒热瘰疬创。(鼠李)被《吴普》和《名医》两部古代文献记载为一种药材,但名称有所不同。在《说文》中,鼠李被称为楰,而《尔雅》则称之为楰,郭璞的解释是鼠梓属。”
植物特征:《神农本草经》中描述的鼠李,高七至八尺,叶子形似李树,但较小且无光泽。它的果实附枝如穗,成熟后呈紫黑色,未成熟时则为青色。此外,鼠李的叶子在秋末会脱落,而果实则留在枝条上。
药用价值:
- 主治功效:《神农本草经》提到,鼠李可用于治疗寒热瘰疬创。这表明它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因风寒引起的淋巴结肿大或疮疖等皮肤病。
- 采集时间:
- 虽然《神农本草经》没有明确指出鼠李的具体采集时间,但根据文献记载,这种植物的叶子在秋天会脱落,而果实则留在枝条上。因此,可以推断出鼠李的采摘期通常在秋季。
- 文化与历史意义:
- 鼠李不仅是一种药物资源,它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神农本草经》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对后世的药物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鼠李作为一种重要的药材,其使用和研究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
《神农本草经》中的“鼠李”不仅是中医宝库中的一份珍贵资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它的深入探讨,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医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指导现代医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