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时游国都,死没弃中野。
朝发高堂上,暮宿黄泉下。
白日入虞渊,悬车息驷马。
造化虽神明,安能复存我。
形容稍歇灭,齿发行当堕。
自古皆有然,谁能离此者。

【注解】

  1. 生时游国都:生前游览过京城。
  2. 死没弃中野:死后尸体抛弃在乡野之中。
  3. 朝发高堂上:早晨从京城出发。
  4. 暮宿黄泉下:傍晚时分到达了黄泉之下,即阴间。
  5. 白日入虞渊:太阳落入虞渊(传说中地名,位于今甘肃平凉一带),天色已晚,指黄昏。
  6. 悬车息驷马:古代官员退休后,可以解官回家,不再骑马,所以称“悬车”。
  7. 造化虽神明:大自然虽然神奇,但终是造物者所为。
  8. 安能复存我:怎能让我再次存活呢?
  9. 形容稍歇灭:形容逐渐消逝、衰败。
  10. 齿发行当堕:牙齿和头发将因衰老而掉落,这里比喻人的寿命将尽。
  11. 自古皆有然:自古以来,人都会这样死去。
  12. 谁能离此者:谁还能脱离这死亡的循环呢?

【译文】
活着的时候游览过京城,死后却抛弃在乡野。
早晨我从京城出发,傍晚便来到了阴间。
太阳落山进入虞渊之时,我也将悬挂着车辕而止。
虽然大自然神奇无比,终究不能让我复活。
我的形象逐渐消逝衰败,头发和牙齿也将坠落。
自古以来,人们都会这样死去,又有谁能摆脱这个循环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和不舍之情。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以及对生死轮回的理解。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如“生时游国都”暗指生命之短暂,“死没弃中野”则表示死后被遗忘;“白日入虞渊”则象征着生命的终结。诗人以自然景象来喻人生哲理,使诗歌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