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高其义,其父用赦原。
河激奏中流,简子知其贤。
归聘为夫人,荣宠超后先。
辩女解父命,何况健少年。
黄初发和气,明堂德教施。
治道致太平,礼乐风俗移。
刑措民无枉,怨女复何为。
圣皇长寿考,景福常来仪。
精微篇
国君高其义,其父用赦原。
河激奏中流,简子知其贤。
归聘为夫人,荣宠超后先。
辩女解父命,何况健少年。
黄初发和气,明堂德教施。
治道致太平,礼乐风俗移。
刑措民无枉,怨女复何为。
圣皇长寿考,景福常来仪。
注释与赏析:
- 国君高其义,其父用赦原:这句话意味着国君推崇正义,他的父亲也因宽厚而得到宽恕。
- 河激奏中流,简子知其贤:河流在中央流淌,表明了简子(可能指古代的贤者)的德行和智慧。
- 归聘为夫人,荣宠超后先:女子被迎娶为妻子,荣宠超越了传统的女性地位,显示了婚姻关系的平等与尊重。
- 辩女解父命,何况健少年:这里的“辩女”指的是能够辩论的女子,而“健少年”则是指年轻的男子。女子能解父亲之命,暗示了女性的独立与能力。
- 黄初发和气,明堂德教施:黄初时期(可能是指东汉初期),朝廷发出了和平之气,明堂内实施了道德教育。
- 治道致太平,礼乐风俗移:通过治理国家达到了和平稳定的境界,同时礼乐等传统习俗也在社会中得到了推广和更新。
- 刑措民无枉,怨女复何为:刑罚被废除之后,民众没有受到不公正对待,怨妇不再有怨恨的理由。
- 圣皇长寿考,景福常来仪:赞美了一个长寿且充满福气的圣君,他的光辉事迹常被后世所纪念和效仿。
此诗以简洁的四言韵文形式表达了对理想君主及政治理想的赞扬,以及对女性角色和礼教的重视。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社会变迁,诗人展现了从古至今对于道德和法制的不断追求和完善。此外,诗中还体现了对和谐家庭和社会环境的期望,以及对统治者和普通百姓之间相互尊重的理想状态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