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以咏言。大魏承天玑。

秋胡行

歌以咏言。大魏承天玑。

《秋胡行》是乐府旧题,属于“横吹曲辞”。《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秋胡行》云:“《秋胡行》,古歌曲也。不知何人所作。后汉李陵妻苏武妻皆有之。”南朝梁萧统《文选》注引《古今乐录》说:“其词‘秋胡’、‘行”二字,音同也。故有《秋胡行》曲焉。”此诗就是其中的一篇。

歌以咏言。大魏承天(tian)玑(ji)。

“歌以咏言”即“咏歌以言志”,意谓用歌声来表达思想感情。“大魏”,即北魏,指北朝。“天玑”(ji),古代星名,在今天津一带。

赏析:

《秋胡行》是乐府旧题,属于“横吹曲辞”。“横吹曲”是汉代以后北方民族的民歌和汉族民间音乐中的一种体裁。《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收录了《秋胡行》《长安道》《折杨柳》等十七曲,它们都是七言四句为一韵的乐章。

《秋胡行》的内容多取材于历史故事,但诗人往往赋予它新的艺术生命,加以艺术加工,使其具有新的思想内容,因而成为富有时代特色的诗歌。本篇就是一首描写男女间爱情悲剧的作品。

开头两句写歌咏的主题。《毛诗序》说:“《关雎》,后妃之德也;《鹊巢》、《桑蚕》,王化之始也;《关雎》、《葛覃》,后妃之化也;《文王》、《大雅》,君子之化也。”可见,《关雎》等诗都是以颂扬“王化”为主题而写的,其中《关雎》更是以“后妃之德”作为歌颂的中心。《毛序》又云:“思贤妃也。”可见,这首诗也是以“思贤妃”为创作主旨的。

诗中的主人公是秋胡,他是一位追求封建道德观念下所谓理想婚姻生活的青年男子。他与邻村女子孟姜女一见钟情,并订下了婚约。然而,当他带着聘礼到女方家时,却发现女方的父亲早已把女儿许配他人了。于是秋胡便离开家乡,远走他乡,去追求他所憧憬的理想生活。三年过去了,秋胡仍未回到家乡,孟姜女的丈夫也因思念她而死去。这时,孟姜女才得知真相,悲愤地对秋胡说:“你既不能与我白头偕老,我只好与你同归地下!”说完就投河而死。

这是一首描写男女间爱情悲剧的诗歌,通过这一悲剧事件,表现了封建礼教对个人幸福的摧残。诗中的孟姜女,是一个被剥夺自由幸福的不幸女子形象,她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斗争,充分表达了广大劳动妇女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渴望。

诗中主人公秋胡的形象,是诗人理想的化身。他是一个追求封建道德观念下的所谓“王化”生活的青年男子。他的行为虽违背了封建礼教的要求,但却符合诗人的理想标准。因此,在诗中,秋胡的形象是正面的。

从全诗来看,主人公秋胡的形象虽然正面,但他的行为却是违反封建道德规范的。他为了追求所谓的理想婚姻而背弃了孟姜女的未婚夫,甚至不惜抛弃自己的妻子。这种行为在当时的社会里是不被允许的。因此,尽管诗中描绘了主人公秋胡与孟姜女之间的爱情,但这种爱情却是建立在违反礼教的基础上的。所以,从本质上来说,这首诗所歌颂的并不是真正的爱情,而是违反礼教的爱情。

这首《秋胡行》通过描写主人公秋胡与邻村女子孟姜女的爱情悲剧,表现了诗人对于封建礼教的强烈不满和深刻批判。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礼教的束缚对个人幸福的摧毁作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