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在人世间建造了房屋,却没有车马的喧闹声。
- 问君何能尔:请问你怎么能这样呢?
- 心远地自偏:心灵远离尘世喧嚣,自然就会觉得地方偏僻。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悠然间看到了南山。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中的雾气在夕阳下显得更加美丽,飞鸟也相互陪伴着返回。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里面蕴含着真正的意义,想要分辨却已经忘记了言语。
赏析:
这首诗是陶渊明的《饮酒》系列中的第五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心灵的向往。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通过对比人世的喧嚣与内心的平静,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超脱的精神境界。
首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描绘了诗人选择隐居的生活状态,虽然身处人世间,但并没有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这里的“结庐”指的是建造小屋,而“无车马喧”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喧嚣世界的超然态度。
第二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提问,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状态的理解。他认为,只有心灵远离尘世喧嚣,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宁静和美好。这里的“心远”指的是心灵上的超脱,而“地自偏”则是指这种超脱使得他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接下来的三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的情景。他采摘菊花,欣赏着美丽的南山,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这里的“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而“山气日夕佳”则描绘了夕阳下的山景,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
最后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则是诗人对于整个诗歌主题的总结。他认为,这里面蕴含着真正的意义,而这种意义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这里的“真意”指的是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而“欲辨已忘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理解的珍视和感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超脱的追求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陶渊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