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帝妫臣唐之代,天纲浡潏,为凋为瘵;洪涛澜汗,万里无际;长波涾,迤涎八裔。于是乎禹也,乃铲临崖之阜陆,决陂潢而相沃。启龙门之岞,垦陵峦而崭凿。群山既略,百川潜渫。泱漭澹泞,腾波赴势。江河既导,万穴俱流,掎拔五岳,竭涸九州。沥滴渗淫,荟蔚云雾,涓流泱瀼,莫不来注。于廓灵海,长为委输。其为广也,其为怪也,宜其为大也。

尔其为状也,则乃浟湙潋滟,浮天无岸;浺瀜沆漾,渺弥湠漫;波如连山,乍合乍散。嘘噏百川,洗涤淮汉;襄陵广舄,浩汗。若乃大明辔于金枢之穴,翔阳逸骇于扶桑之津。彯沙礐石,荡岛滨。于是鼓怒,溢浪扬浮,更相触搏,飞沫起涛。状如天轮,胶戾而激转;又似地轴,挺拔而争回。岑岭飞腾而反覆,五岳鼓舞而相磓。濆沦而滀漯,郁沏迭而隆颓。盘盓激而成窟,滐而为魁。泊柏而迤扬,磊匒而相豗。惊浪雷奔,骇水迸集;开合解会,瀼瀼湿湿;葩华踧沑,泞潗。若乃霾曀潜销,莫振莫竦;轻尘不飞,纤萝不动;犹尚呀呷,馀波独涌;澎濞灪,碨磊山垄。

海赋

昔在帝妫臣唐之代,天纲浡潏,为凋为瘵;洪涛澜汗,万里无际;长波涾,迤涎八裔。于是乎禹也,乃铲临崖之阜陆,决陂潢而相沃。启龙门之岞,垦陵峦而崭凿。群山既略,百川潜渫。泱漭澹泞,腾波赴势。江河既导,万穴俱流,掎拔五岳,竭涸九州。沥滴渗淫,荟蔚云雾,涓流泱瀼,莫不来注。于廓灵海,长为委输。其为广也,其为怪也,宜其为大也。

译文:
从前在帝舜治理时期,天地间波涛汹涌,大地荒芜衰败;巨浪滔天,无边无际;波涛浩荡,延绵八方。于是大禹开始治理大海,他铲除岸边的泥土,疏通湖泊使之相互滋润。大禹开凿龙门山,挖掘山峦使之坚硬。经过治理,群山逐渐被削平,河流变得清澈。浩瀚的海洋波光粼粼,波浪起伏如同连绵不断的山脉。大禹疏导了河流,使所有水脉都流向大海。水流激荡着巨大的力量,冲击着山石。百川汇聚,注入大海,推动着黄河、长江等大河奔流不息。海水中充满了晶莹的水滴和云雾。细小的水珠汇成一片汪洋,波光粼粼。海浪冲击着岩石,溅起层层浪花。海风呼啸,掀起巨大的波浪,撞击在一起形成飞沫。海浪的形状像天空中的车轮一样旋转,又像地轴般挺立转动。高峰上回荡着海浪的声音,山峰之间相互撞击。大海中的泥沙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沙滩。海浪冲刷着沙滩,激起层层波浪。海浪撞击礁石后反弹回来,形成漩涡。波涛汹涌澎湃,拍打着礁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注释:

  • 帝妫(guī):传说中的帝王后裔,这里指大禹治水的事迹。
  • 天纲浡潏(bó yù): 形容天气变化无常,波涛汹涌。
  • 凋(diāo): 枯萎,衰败。
  • 溟渤(míng bō): 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
  • 浺瀜沆漾(xiān hàng yàng): 形容水深且广阔,波涛滚滚。
  • 浺瀜:波澜壮阔的样子。
  • 滐(yán): 同“淹”,水漫溢。
  • 彯(zhú): 堆叠石头。
  • 金枢(shū): 古代传说中太阳运行的中心。
  • 扶桑(sāng): 古国名,位于日本东方海边,是神话中的太阳神所居住的地方。
  • 彯沙礐石:堆砌的石堤。
  • 翔阳逸骇:飞翔在阳光照耀下的船只。
  • 襄陵广舄(xí):洪水淹没了陆地。
  • 大明辔(pèi)于金枢之穴:指在大夏国(今河南西部一带)的金门关处,有大船航行时扬起的浪花与日光交映的景象。
  • 翔阳逸骇于扶桑之津:指在大夏国的扶桑津附近,有船只飞翔在阳光照耀下的壮观景象。
  • 彯(zhú)沙礐石:堆砌的石堤。
  • 滐(yán)而为魁:堆砌石堤成为奇观。
  • 泊柏而迤扬:指波浪起伏,波涛汹涌。
  • 磊匒(fēng)而相豗(jié):形容波峰和海浪相互冲击的情景。
  • 澎濞灪(péng bì xì):形容海浪冲击礁石发出的轰鸣声。
  • 碨磊山垄(lǒng):形容山岭重叠,波涛汹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