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
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
昔往鸧鹒鸣,今来蟋蟀吟。
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
师涓久不奏,谁能宣我心。
【注释】
杂诗:一种不拘格式的诗歌。
朔风动秋草:北风刮动秋天的草。
边马有归心:边境的战马有回故乡的心事。
胡宁久分析:边疆的战事长久,没有结束。
靡靡忽至今:战乱持续很久。
王事离我志:国家大事与我心意不合。
殊隔过商参:与过去的事隔得很远。商参,即商代的贤人商汤。
昔往鸧鹒鸣:从前的黄莺在叫(鸧鹒是黄莺的别名)。
今来蟋蟀吟:现在蟋蟀在叫。
人情怀旧乡:人们怀念故乡。
客鸟思故林:旅居他乡的鸟儿思念故乡树林。
师涓久不奏:乐师师涓很久没有演奏了。
谁能宣我心:谁又能表达我的心声呢?
【赏析】
此诗为杂诗组诗之一,写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境遇的感慨。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国事、家事、个人命运的忧思和无奈之情。
首联“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写北方寒冽的北风吹动着枯萎的秋草,而那些驻守在边疆的战马也怀着归家的心愿。这两句以景衬情,写出了一个典型的秋天景象,通过秋风和归心的描写,烘托出作者心中的悲凉和失落之感。
颔联“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则转入了对战事的叙述,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这里所说的“靡靡忽至今”指的是战争已经持续了很久,而和平却迟迟未至。这种矛盾的情感使诗人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颈联“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给国家和个人带来的痛苦。这里的“王事”指国家大事,而“商参”则是春秋时期商汤时期的贤臣商汤,他们曾因为不同的观点而遭到排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纷争和个人理想被牺牲的无奈和哀叹。
尾联“昔往鸧鹒鸣,今来蟋蟀吟。”则从自然现象中引出了对社会变迁的感慨。诗人以黄莺的欢鸣和蟋蟀的叫声来比喻自己曾经的生活状态和如今所处的境地。这两种不同的叫声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和人心的沧桑,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悲哀。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经历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之情。这种情感既包含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忧虑,又体现了诗人对和平与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