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解炎辔,蓐收起凉驾。
高风催节变,凝露督物化。
长林悲素秋,茂草思朱夏。
鸣雁薄云岭,蟋蟀吟深榭。
寒蝉向夕号,惊飙激中夜。
感物增人怀,凄然无欣暇。

【注释】

祝融: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南方火神,这里指南方。炎:大火。辔:驾驭牲口的缰绳。蓐收:西方秋神,这里指秋天。驾:车。高风:秋风。节变:节气变化。物化:事物的变化。长林:高大的树林。悲:悲伤。茂草:茂盛的草木。思朱夏:思念夏天。鸣雁:大雁。薄:迫近。云岭:山岭上的云雾。蟋蟀:蟋蟀。深榭:庭院深深的楼阁。寒蝉:秋日寒蝉。夕号:傍晚哀鸣。惊飙:猛烈的风。中夜:半夜时分。感物:感触万物。增人怀:增加人的情怀。无欣暇:没有欢乐。

【赏析】

《咏秋诗》,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诗人抓住秋天的特征,抒发了自己因时序之变而引起的感慨。全诗共四十六句(其中“长林悲素秋”一句为七绝,“鸣雁薄云岭”一句为五言,其他均六言),写景抒情,层层深入,由物入理,最后归结到“凄然无欣暇”的主题上。

首联“祝融解炎辔,蓐收起凉驾。”两句写诗人在秋季到来的时候,看到太阳西沉,火红的余晖从东方消失,于是把御用的车驾解下,换上了凉爽的车驾,准备回家休息。

颔联“高风催节变,凝露督物化。”两句是说秋风催人改变着节气的变化,凝结的水珠催促着万物发生着变化。

颈联“长林悲素秋,茂草思朱夏。”两句是说长树林子一片萧瑟的景象,茂盛的草叶怀念起繁盛的夏季;这反映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以及秋天的到来带给他的惆怅之情。

尾联“鸣雁薄云岭,蟋蟀吟深榭。”两句是说大雁在山岭上空飞翔,蟋蟀在深邃的楼阁里鸣叫。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和生物活动,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季节变换时所引起的感慨和忧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