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神物,十朋之龟。
或游于火,或游于蓍。
虽云类殊,象二一归。
亹亹致用,极数尽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理解其思想情感。然后根据题目的提示进行赏析。
“天生神物,十朋之龟。”第一句点明龟是神灵所造,具有非凡的灵性。第二句说,龟有时游于火中,有时又游走于蓍草间。第三句说,尽管龟有种种不同,但它们都有归向,都归于一。第四句说,它勤勉努力地使用自己,尽最大可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答案】
译文:这是一首咏物诗,以神奇的龟为对象来表达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前两句写龟的神奇与不凡,后两句写龟虽多姿多彩,但各有归处,并各自尽职尽责,最后两句写龟虽然各有所爱,却都归向于一,即统一、和谐。
注释:
龟:古代传说中能预知吉凶的灵物。
十朋:古人认为龟是龙的化身,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故龟又被称为龙。
游:指活动。
类殊:不同的种类,此处指龟的不同形态特征。
象:象征。
数:数理。
几:机宜。这里指事物发展的规律。
致用:尽其功用。
极数尽几:穷尽数理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
赏析:
全诗从龟的特性着笔,借写龟的形象,来表现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首句写龟是神造之物,具有非凡的灵性;次句写龟有游于火中的习性,又有游于蓍草间的习惯;三句写虽然龟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和习性,但它们都有归向之所,都归于一(统一、和谐)。四、五两句写龟虽各有所好,但各有归处,最后两句写龟虽有多种爱好,但最后归宿还是归于一。这首诗以龟自况,表达了诗人对统一和谐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