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眺衡山首,南睨五岭末。
寂坐挹虚恬,运目情四豁。
翔虬凌九霄,陆鳞困濡沫。
未体江湖悠,安识南溟阔。
【注释】
衡山:山名,位于湖南衡阳市南。
北眺衡山首:从北面眺望衡山的山峰。
南睨五岭末:从南面瞭望五岭的尽头。五岭:指广东北部、广西西部和湖南南部的山脉。
寂坐挹虚恬:静坐体会空灵恬淡的境界。
运目情四豁:转动眼睛看四方开阔的视野。
翔虬凌九霄:龙在九重天上盘旋飞翔。
陆鳞困濡沫:陆地上的鱼在水中挣扎着。
未体江湖悠:没有体验过江河湖海之广阔。
安识南溟阔:怎么懂得大海那么宽广无边。
【赏析】
这首七绝写诗人游历衡山后所感受到的境界,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自由之情。
第一句“北眺衡山首,南睨五岭末”点明游览的方位与高度,为全诗奠定基调。
第二句“寂坐挹虚恬”,写静坐中领悟到的空灵恬淡的境界。“挹”字写出了静坐中的感悟,是虚静而淡泊的心态。
第三句“运目情四豁”,写环视四周,视野开阔,心胸开阔。“豁”字表现出了诗人胸怀坦荡、意气风发的心情。
第四句“翔虬凌九霄”,“翔虬”指飞腾的龙;“九霄”指九天之上。这两句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在高处俯瞰时对自然界的神奇景观感到惊奇,进而激发出对宇宙的敬畏之情。
第五句“陆鳞困濡沫”,“陆鳞”指陆地上的鱼;“濡沫”指水里的鱼。这两句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在游山过程中看到的景象:空中的龙在九重天飞翔,而陆地上的鱼却在水中挣扎。这是对上两句的补充说明,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
最后两句“未体江湖悠,安识南溟阔”,写诗人还没有体验过江河湖海之广阔。“安识”意为哪里知道,这里含有一种感叹意味。通过这四句诗,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风光的惊叹和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