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疏练石髓,赤松漱水玉。
凭烟眇封子,流浪挥玄俗。
崆峒临北户,昆吾眇南陆。
层霄映紫芝,潜涧泛丹菊。
昆仑涌五河,八流萦地轴。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要求分析诗的大意,然后翻译诗句,最后分析诗的内容和形式。本题的关键词是“邛疏练石髓,赤松漱水玉”“凭烟眇封子,流浪挥玄俗”“崆峒临北户,昆吾眇南陆”等,据此可分析出全诗大意;接着翻译诗句;最后分析本诗在结构上的特点。
理解诗意。游仙诗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一种诗歌体裁。其特点是想象奇特,多写神游仙境。此诗开头四句描写诗人的神仙生活,中间八句写仙人的居住环境,最后六句写仙人的活动。
翻译诗句。
第三句:用炼丹术士炼丹时把玉石放在炉子里炼取精华的典故。
第四句:用仙人吹笛引凤升天的典故。
第五句:指仙人居住在云雾缭绕的高处,故说“渺”。
第七句:以昆仑山为界,将天地分为东西两部分。昆仑山在中国西北部,西接新疆南部,东至甘肃中部。昆仑山有五条主峰,即北支托勒密山峰,中支阿尔金山,南支喀喇昆仑山峰,西支喜马拉雅山峰和中段玉龙雪山。这五条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中国西北大地的天然屏障,故称天柱。
第八句:昆仑山一带的河流众多,所以称“五河”。
第九句:指黄河。古人以五行来配五行,金居西方,木居东方,土居中央,火居南方,水居北方。黄河属土,故称“地轴”。
赏析诗句。
“游仙”是这首诗的主题。从“邛疏练石髓,赤松漱水玉”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神仙生活十分向往。“游仙”又是一种寄托,是诗人对自己政治理想的追求。从“凭烟眇封子”,“流浪挥玄俗”等句可以看出,诗人对现实社会很不满,对世俗的偏见和陋习很厌恶。而诗人的理想又是那么遥远,于是只有寄情于山水。“崆峒临北户”,“昆吾眇南陆”,都是以昆仑山为界,将天地分为东西两部分。昆仑山在中国西北部,西接新疆南部,东至甘肃中部。昆仑山有五条主峰,即北支托勒密山峰,中支阿尔金山,南支喀喇昆仑山峰,西支喜马拉雅山峰和中段玉龙雪山。这五条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中国西北大地的天然屏障,故称天柱。昆仑山一带的河流众多,所以称“五河”。昆仑山又名“玉山”,因为山上有流珠飞玉之景。
“层霄映紫芝”一句中的“紫芝”指的是灵芝,古代认为灵芝能长生不老。“潜涧泛丹菊”一句中的“丹菊”指的是菊花,古人认为菊花能避恶疾。诗人以灵芝和菊花比喻自己希望获得不朽的生命。
【答案】
游仙诗十首 其三
邛疏练石髓,赤松漱水玉。
凭烟眇封子,流浪挥玄俗。
崆峒临北户,昆吾眇南陆。
层霄映紫芝,潜涧泛丹菊。
八流萦地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