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罗如粟,巨壑不容刀。
白龙腾子明,朱鳞运琴高。
轻举观沧海,眇邈去瀛洲。
玉泉出灵凫,琼草被神丘。

【注释】:

游仙诗:指诗人在幻想中遨游于仙境的诗歌。

三山:传说中海上仙山,又名方丈、瀛洲,多有神仙居住,如蓬莱、方丈、瀛洲等。罗如粟:形容三山小得像谷粒一样。巨壑:指深广的山谷。容不下刀:形容三山小到连一把锋利的刀都不能容纳,也形容其高峻险阻。

白龙:指白龙鱼服的河伯。《庄子·外物》:“河伯始旋其面目,望于下游,视若匹雄者。

子明:即河伯,河神。朱鳞:赤鳞,用来形容龙。运琴高:指琴高,传说中的仙人,曾得道成仙,善弹琴,能通过琴声使鱼儿跳上水面来听琴。此句意谓龙与琴高都是天上仙人。

轻举:轻快地举起身体或飞腾。观沧海:观看大海。眇邈(miǎo mào):遥远无边的样子。瀛洲:神话中的三座仙山之一。玉泉:指玉液之泉,这里指仙界中的泉水。灵凫(fú):传说中一种能游动于水中的神鸟。琼草:指琼花,神话中一种长生不死的仙草。神丘:神山。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游仙诗》组诗中的第四篇,写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仙境生活的喜爱。全诗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海中有三座神山,山上有神仙居住,其中最有名的是河伯和琴高。诗人以“三山”为背景,描写了神仙们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人用“三山罗如粟,巨壑不容刀”这两句诗描绘了海中有三座神山的景象。三座神山像谷粒一样微小,甚至连一把锋利的刀都容纳不下;同时它们又高大险峻,如同深渊一般难以逾越。这一描写既突出了三座神山的高峻难测,又表现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神秘莫测的好奇和向往。

诗人用“白龙腾子明,朱鳞运琴高”这两句诗描述了神仙们的日常生活。白龙腾起,象征着神仙们的威武;赤鳞运琴,则暗示了神仙们的高雅情趣。这两句诗既表现了神仙们的超凡脱俗,又传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喜爱之情。

诗人用“轻举观沧海,眇邈去瀛洲”这两句诗描绘了神仙们游览大海的情景。他们轻快地举起身体或飞腾而去,远眺无边无际的大海。这两句诗既表现了神仙们的豪迈洒脱,又传达了他们对广阔世界的向往。

诗人用“玉泉出灵凫,琼草被神丘”这两句诗描述了神仙们的生活环境。玉泉流淌着神奇的仙药,琼草覆盖着神仙们的居所。这两句诗既表现了神仙们的富贵奢华,又传达了诗人对他们的美好生活的羡慕之情。

诗人用“赏析”一词结束了全诗。他总结了前面的内容,对神仙世界的美景和生活进行了赞赏。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态度,即他对神仙世界的喜爱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