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黾。

【注释】

  1. 举秀才(科举制度中指乡试第一名):指考中秀才,即取得参加省级会试的资格。
  2. 不知书:指读书不多,没有文化。
  3. 举孝廉(指孝廉方正、有节操和才能的人被推举为官员):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以孝行为标准,以廉正为本,以才能为用,称“孝廉方正”或“孝廉”等。
  4. 父别居:《汉书·张敞传》说:“父为郡吏,子为官。”张敞任京兆尹时,父亲犯法,儿子不告发,后父亲犯罪,他受牵连,被免官,居家闲居。
  5. 寒素清白浊如泥(意指贫苦人家清白廉洁如同污泥一样,比喻贫穷):这里指贫困的士人。
  6. 高第良将怯如黾(意为考试中高第者,像黾那样胆小怕事):这里的高第指考中了功名,良将则指贤明之才。黾是一种昆虫,古人认为其胆小怕事,故用以比喻高第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种说法是:“举秀才,不知书”,意思是荐举秀才,但并不了解他的学问如何;荐举孝廉,却不知道其父是否清廉。作者借这一现象对当时科举制度的弊端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诗的前六句写荐举秀才、孝廉的情况,最后两句点出题旨:贫苦的士人虽然清白廉洁,但却因为家境贫困而不能参加考试。
    全诗采用反诘的形式,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富有时代特色,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