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阙望崔嵬。
清风细雨杂香来。土上出金火照台。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古诗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歌内容,逐句分析,从诗人运用的手法、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等方面来考虑赏析要点,同时要关注一些重点字词,如“青”、“夹”“崔嵬”“清风细雨”“金火照台”等,理解诗眼,把握意境。
本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前两句写的是长安城的景象。青槐夹道,尘土飞扬;龙楼凤阙,巍峨壮观。后两句写皇宫中的景致:宫中的清风细雨,带来阵阵花香;宫墙之上出金,阳光照射着华丽的宫殿。“行者”点明写作者,即作者本人。“歌”是诗眼,是全诗的线索。全诗以“歌”为线索,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抒发了作者对国家盛衰兴亡的感慨之情。
【答案】
①青槐夹道——指京城道路两旁种有青色梧桐树(古时皇帝称“天子”,故称“龙楼凤阙”。)。②多尘埃——“多”是“多”的意思,与下句“望崔嵬”相呼应;“多”还有“多情”之意,这里指长安城中尘土飞扬,可见长安的繁华。③崔嵬——“崔嵬”形容高大耸立。④清风细雨——“清风细雨”是指风和雨。⑤杂香——“杂香”指各种香味。⑥“土上出金”——指在皇城内挖掘出的金子。⑦“金火照台”——形容金光闪烁。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长安城的所见所闻以及由此引发的感叹。
首句“青槐夹道多尘埃”,描写了京城长安的道路景象。青槐夹道,尘土飞扬,长安城显得非常繁忙,繁华热闹,这是长安城的外在特征。而“多尘埃”则又表现了长安城的外在特点,也暗示其繁华的背后隐藏着危机,预示着长安城的未来。
第二句“龙楼凤阙望崔嵬”,描绘了长安城宏伟壮丽的建筑。“望崔嵬”则表明了对长安城建筑的高度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第三四句“清风细雨杂香来”描绘了京城长安的自然风貌。“清风细雨”既写出了京城长安的自然风光,又写出了京城长安的气候环境,还暗示了京城长安的繁荣昌盛。“杂香”则进一步描绘了京城长安的繁华景象,使京城长安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最后一句“土上出金火照台”,描写了皇宫内金碧辉煌的景象。“土上出金”形象地描绘了皇宫内的华丽富贵。“火照台”则表现出皇宫内的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这首诗以“歌”为线索,以诗人的视角展现了长安的繁华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长安城繁华背后可能面临的危机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