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穷。
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穷。
释义:形容人或事物在某一方面有优点或长处,但在其他方面却有所欠缺。
译文: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常通过相面、相马等方法来预测一个人的命运、性格和运势等。其中“相马失之瘦”和“相士失之穷”便是两个著名的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外貌和内在品质之间的关系。相马时,如果过分注重马的体型而忽略了它的品质和能力,那么即使马看起来很瘦弱,也可能具备很好的耐力和奔跑能力。同样地,如果相士过于看重一个人的财富地位,而忽视了他的品德和才能,那么即使是一个贫穷无靠的人,也可能拥有高尚的品德和才华。这两句谚语提醒我们,在选择人和事物时要全面考虑,不能只看到表面的表象而忽略内在的实质。
赏析:
《褚先生引谚》是一首简短的古诗,通过对两个成语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选择和判断事物的深刻思考。诗句中的“相马失之瘦”和“相士失之穷”分别揭示了外表与内在、形式与实质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些成语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用以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时,要善于辨别是非,不因表面而误判本质。此外,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人对智慧和道德的重视,强调了品德和才能的重要性。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希望读者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世界,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