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拔贫。诣徐闻。
【注释】
“人为徐闻县谚”:指人被贬到徐闻县做官。
“欲拔贫”:想解救贫困的人。
“诣徐闻”:到徐闻去上任。
【赏析】
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全篇用对仗手法,表达了诗人希望为官一任,救济贫困百姓的愿望。
首句“人心有所属”,意思是人各有自己的志向,不可能都像孔子一样一心向往政治。次句“欲拔贫”即“欲济贫”,意为想拯救贫困的人。第三句“诣徐闻”,即到徐闻去上任,这里指的是到徐闻当县令。
这首诗的意境是深远的。诗人以“人心有所属”、“欲拔贫”和“诣徐闻”三个短句,表达了他的人生理想、人生态度和自己的人生目标。从这三个方面看,诗人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贤臣良将形象,而其人生理想、人生态度和人生目标,也与儒家思想中的君子风范是一致的。
诗人在《送李判官归衡州》中写道:“君今去衡岳,吾亦归衡阳。但使苍生安,何愁远路长。”(见《全唐诗》卷六百三十七)可见他的理想就是造福于百姓。而要使苍生安,只有通过“诣徐闻”,也就是做官才能实现。因此,“欲拔贫”是诗人的必然选择;“诣徐闻”则是他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