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沈沈夜坐吟。
含声未发已知心。
霜入幕,风度林。
朱灯灭,朱颜寻。
体君歌,逐君音。
不贵声,贵意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名为《代夜坐吟》。下面对诗歌逐句进行释义,并附上注释、译文以及赏析。
第1句:冬夜沈沈夜坐吟
“冬夜”指的是冬季夜晚的景象,“静谧”、“寒冷”。
“沈沈”形容夜色深沉,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夜坐吟”指在夜晚坐着吟诗。
第2句:含声未发已知心
“含声未发”形容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尚未表露。
“已知心”表明诗人已经在心里有了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创作时内心的平静与深刻。
第3句:霜入幕,风度林
“霜入幕”描绘了夜晚的寒气渗透到帐篷之中,给人一种冷清而幽远的感觉。
“风度林”可能是指树木的枝叶随风轻轻摇曳,给人一种自然之美。
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来衬托诗人的心情。
第4句:朱灯灭,朱颜寻
“朱灯”通常指红色的灯笼,这里可能指的是室内的灯光。
“朱颜寻”中的“朱”可能是形容词或动词,意指寻找或寻求。
“寻”字在这里表示寻找答案或解答。
这一句可能是在说诗人在思考或寻找问题的答案。
第5句:体君歌,逐君音
“体君歌”指模仿他人的歌声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逐君音”意味着跟随他人的旋律或节奏。
这一句可能是在描述诗人试图捕捉他人歌曲的精髓并进行模仿。
第6句:不贵声,贵意深
“不贵声”强调的是诗歌的声音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贵意深”表明诗歌的意义深远,值得深入体会。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理解,即真正的艺术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容和情感的深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冬夜的描绘、情感的抒发以及对诗歌艺术的理解,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并通过对声音和意义的探讨,表达了自己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