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
密林含馀清,远峰隐半规。
久痗昏垫苦,旅馆眺郊歧。
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池。
未厌青春好,已观朱明移。
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
药饵情所止,衰疾忽在斯。
逝将候秋水,息景偃旧崖。
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
《游南亭诗》
注释:
- 时竟夕澄霁:整个夜晚都晴朗无云。竟夕,一整天。
- 云归日西驰:云彩在太阳下山时消散。
- 密林含馀清:树林中充满了清新的空气。
- 远峰隐半规:远方的山峰只露出半边轮廓。
- 久痗昏垫苦:长期的病痛使人感到昏倦和痛苦。
- 旅馆眺郊歧:旅馆里眺望郊野。旅店、旅馆;郊野,郊野之间。
- 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池:泽兰花逐渐铺满小径,芙蓉花刚刚从池子里绽放。
- 未厌青春好,已观朱明移:虽然不讨厌春光的美好,但已经看到夕阳西下的景象。
- 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忧愁感叹,因物伤情而白发增多。
- 药饵情所止,衰疾忽在斯:药物和食物成了我的烦恼所在,我的疾病突然发作了。
- 逝将候秋水,息景偃旧崖:我将等待秋天的水,让景色静止于旧时的山崖。
- 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我的心志谁能理解,欣赏美景的心情唯有良知可以领悟。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绩的名篇之一,描绘了诗人在南亭游览时的所见所闻以及内心感受。全诗分为十句,每句都富有画面感和情感色彩。
首两句“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描写了夜晚天空晴朗,云彩散去,夕阳西下的景象。这里的“澄霁”指的是天空晴朗无云,“西驰”则形容太阳落山的情景。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接下来四句“密林含馀清,远峰隐半规”进一步描绘了山林中的清新气息和远处山峰的模糊轮廓。这里“密林”、“馀清”和“远峰”分别形容了树木茂密、空气清新以及山峰遥远。这种描绘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五至八句“久痗昏垫苦,旅馆眺郊歧。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池”转向诗人自身的状态和心情。其中“痗”(病痛)指长时间病痛的困扰,“昏垫苦”则形象地描述了病痛带来的不适。而“泽兰渐被径”与“芙蓉始发池”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第九至十一句“未厌青春好,已观朱明移”则是对前面诗句的转折和升华。尽管病痛缠身,但诗人并未厌倦春天的美好,反而对夕阳西下的景色感到新奇。这里的“朱明”是指夕阳,而“移”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欣赏。
最后两句“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则表达了诗人的愁绪和衰老之感。这里的“戚戚”形容忧愁,而“星光”则暗示了诗人的白发。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自身状态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对青春逝去的感慨。